-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
- 风之清扬
听说大唐找到的稻种能够一年种两季,他听说之后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一年种两季那产量不就等于翻了一倍?
可惜的是,他们高句丽没法种水稻。
他也听说玉米丰产,适合在北方种植,然而他根本就没有见到玉米,玉米地竟然有官兵把守!
大唐让人垂涎的东西太多了,还都和安康郡公有关。
吐蕃使节的院子,禄东赞神情凝重,白叠花确实是造福百姓的好东西,大唐为了白叠花出兵高昌国也是理所应当的。
换做是他们吐蕃,同样会出兵掠夺,因为国与国之间本就是利益之争。
让他心中凝重的是大唐的反应,出兵三万精锐征讨高昌国,对于大唐朝廷,对于长安百姓来说竟是毫无影响一般。
大唐国力已经强盛如斯!
连市井百姓都不畏战不怯战,反而一脸热血,恨不得也投身沙场随军出征,这才是最让他震动的地方。
当然,也不是所有四方馆的使节都受到了震动。
比如说倭国使节就十分的淡定,因为他们和大唐隔着万里重洋。
你再强还能怎么样?
来呀,来呀,你来打我啊?有本事你来打我啊?
根本无所畏惧,倭国的使节看着四方馆里紧张兮兮的各国使节们,他们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我们不一样!
大军出征之后,长安城里却一片沸腾。
因为玉米终于熟了。
其实玉米早就熟透了,苏程已经跟李世民说了可以收了,但是李世民却一直没收,生怕玉米还没熟透。
苏程提了两次也就懒的再提了,反正玉米掰了之后也还得晒,放在地里也是晒,苏程就懒得管了。
如今,连玉米杆都彻底枯萎了,负责的官员们这才来上报,玉米熟了,可以采摘了。
李世民很重视,带着文武百官亲自来到了地头,不止如此,发动了长安附近的宿老们前往观礼。
事实上,整个长安都轰动了。
去年苏程种了一百亩玉米,虽然前去查看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放在长安城来说其实并不算多。
但是这次却彻底轰动了长安,不止长城里的百姓轰动了,就连城郊的百姓都轰动了。
因为玉米的名声太盛了,而且这次的动静太大了,皇帝带着文武百官都亲自前去收玉米,可见对玉米的重视。
秋高气爽,太阳却火辣辣的厉害。
秋老虎啊,一大片的玉米地硕果累累,然而苏程琢磨着人可能比玉米还多。
黑压压的全是人头,李世民望着一地的东倒西歪垂下头的玉米,嘴角都快扯到了耳根后,笑的就跟个老农一样。
魏征一脸又黑又冷的脸也露出了笑脸,望着这一地的玉米一脸慈祥的笑容:“好粮食啊,真是好粮食啊!瞧瞧这穗个真够大的!瞧瞧这玉米粒可真够大的!瞧瞧这颜色!好粮食啊!”
李世民咔嚓一下掰下了一个玉米,三两下就剥了开来,摸着手心黄橙橙的大玉米,大笑道:“苏程,瞧瞧朕这玉米比你去年种的好不好?”
苏程脸有点黑,就跟这是你种的一样,有什么好得意的?
“开始掰玉米!”随着李世民一声,自己撸起了袖子进入了玉米开始掰玉米。
连皇帝都亲自动手了,文武百官谁还袖手旁观?
于是,一个个朝中大臣们穿着朝服,纷纷撸起袖子进入了玉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