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刚来就想过河拆桥啊!谁说的,脸真够大的。秦家呢?秦律呢?也这个态度?”
何盈秀本来最近心情都不怎么好,本来建设个新地方就一堆的麻烦事,还来一堆指手画脚的人,闹心。
不过这时,听到萧素素连三哥都不叫了,谁亲谁疏一目了然,何盈秀心情大好。
不欲让萧素素生了误会,对秦家存了芥蒂,这对萧素素和她们也不是好事。
合则同利,分则同害。
越是这样的时候,他们越要紧密合作才好,可不能让人挑拨离间,被别人钻了空子,那就不好了。
何盈秀忙笑着解释。
“摄政王和秦少帅倒是都支持我们的,摄政王特意叫了我去说话,让我不要太担心,秦家绝对不是过河拆桥的人。之所以冷眼旁观,按兵不动,一来是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站在罗大人那一边,也好心中有数;二来也是等你回来,看你想怎么办。到时候,他们一定全力支持我们,罗大人他们不过是群书生而已,别看叫嚣得厉害,手中没有兵权,翻不起浪,让我别误会,也不用太把罗大人他们的胡言乱语放在心上。”
萧素素闻言,脸色缓和了许多。
“我就知道我义父同三哥不是这般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人。”
何盈秀抿着嘴儿偷偷笑,刚才可不是这么叫的。
既然秦家、秦律的立场不变,萧素素就没啥好担心的了,她有些好奇的问何盈秀:“那这个罗大人是谁?听起来好像同秦家不是一挂的啊?我义父、三哥竟然由着这么个人上蹿下跳?”
这其中自然是有缘故的。
罗大人名叫罗枫,是隆兴年间的状元,学识过人,在文人士子中颇有声望,曾经给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大统皇帝当过老师,要说起来在原来的大盛就是个人物。当然,也就是个人物,却不是什么大人物,毕竟三皇子的老师并不只他一个,更不用说朝中那些大权在握的诸位大佬了,与他们一比,罗枫只能说有些名气,还排不上号。
但如今,朝廷诸大臣,死的死,南逃的南逃,新盛虽然武力不弱,但文臣方面,却有些人才凋零,长此以往,于朝廷不利。
这个时候,罗枫竟然碾转北方诸州,到处游说,集合了一批文人不远千里来投,这份赤胆忠心、这份风骨,引得无数文人敬仰,一时之间,声望空前无两,隐隐间成了文人们的精神领袖。
大统皇帝感念他的忠心,原来又有师生之谊,因此破格封他做了太傅。
秦家倒是不怵他,但是,若是太过针对他,传了出去,担心伤了士林的心,打击了文人投效朝廷的积极性,也不是好事。
具体要怎么做,秦家也有些头疼。
一切等萧素素回来,商议好了再说。
听到这里,萧素素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有些困了:“既然这样,那明天我去见了义父和三哥,回来再说吧!”
说完,她闭眼就睡了,不一会儿,马车里就响起了她熟睡的呼噜声。
竟然说睡就睡了,是萧素素没错了。
何盈秀哑然失笑,吩咐马车走得更慢一些,又替她盖了一床毛毯,看着萧素素眼下一圈黑黑的,心中不禁一阵心疼。
这么多事,全要着落在她的身上。
她都多久没有好好睡了?
何盈秀突然就有些后悔了。
也许她该更强硬些,更大胆些的,当初她是觉得罗枫风头正盛,弄得太僵了不好,再说,有秦家在,她们太锋芒毕露了,也未必是件好事,退一步,看看秦家的态度也好。
毕竟人心莫测。
罗枫声势闹得这么大,背后,也许其实是秦家的意思?
因此,何盈秀选择了忍让,避其锋芒。
但如今看着疲惫的萧素素,何盈秀突然觉得,也许,锋芒毕露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至少,萧素素回来后,不会这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