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去吧。”祝有粮站起来道。
等王守生走了,他这才又问孙守义:“他是哪个村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他。”
“对面湾子的,他家孩子不仅多,而且都不大。家里分了家,爸瘸了腿,妈是个身子弱的,吃都吃不饱,那还有钱读书。去年他在学校后面的教室听课,被我发现了几次后,我就给了他一套旧书本,还让他不懂的来问我。孩子倒是个好孩子,比你先前可勤快多了,就他手里的本子还是他到处捞鱼虾换来的。不过,你也别想着大包大揽,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像他这样的,村子里多了去,你还能全帮了。”孙守义说着喝了口茶。
梁圆在一边道:“我还以为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原来还是有不少过的很差。先前不是有两个女孩子退学了吗?就让守生占其中一个名额吧。”提起这事梁圆就觉得无奈,这两年学费涨了点,但是她们仍在坚持资助,反倒是孩子的家长不愿意了。孩子稍微大了点,就要求孩子家去照顾小的或者做农活,怎么说都没用。要改变这种情况,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到目前为止,最早资助的那批孩子,现在只剩七个还在读书。后来虽然加了几个隔壁湾的孩子进来,却也只有十个女孩子。一个孩子一学期是15元,十个就是150 ,再多个守生,也就是165,他们倒也付的起。不过要是读初中,那费用可就大了,所以他们也不敢资助太多学生。
孙守义点了点头,“你们自己看着办,别打肿脸充胖子就行。”
祝有粮笑道:“孙老师你放心,我们肯定不会。不过光靠我和圆圆资助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能力毕竟有限,关键是要让大家都富起来,有了钱大家肯定都愿意送孩子去读书。”
“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孙老师翻了个白眼道。
祝有粮就道:“等家去我就想想,看看村里能做些啥,总不能一直这样穷下去。”
孙守义下意识想反驳,不过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这学生这几年脑袋跟开了光似的,越发的灵活了,兴许还真能让他想到法子,于是他改口道:“那你可得好好想想。”
梁圆却在边上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婶子们多会些针线,有的还会刺绣,我们要是能把大家给组织起来,去批发些皮筋和夹子,再去纺织厂买些碎布头,装饰下,做些头花发卡什么的就挺不错。就是这款式,要做的新颖好看才能卖出去,我们可以请婶子设计出些古典典雅的来,我也算见过些世面,可以帮着想一些时新的款式来。你们看怎么样?”
就在这时候,万芳从外面走进来道:“我看这主意不错。只你在厂里上班?我又年岁大了,该谁出来主事呢?”
梁圆就道:“不如让我妈来,她针线活不错,又能服众,不如就由她来。”
“我看行,只到时候怎么卖出去呢?”万芳低着头道。她自个没做过生意,村里也多是些农民,到时候怕是会怯场。
“找些像我大嫂那样的嫂子就行,先在纺织厂前试试水,要是卖的好,再加大产量,往更远的地方卖去。”
“这主意不错,不耽误庄稼事。”孙守义点点头道。
祝有粮亦点点头:“我也觉得不错,成本低,即便赔了也是有限。先由我家里做做试试看,我记得大嫂和三嫂手艺都不错,先让她们做着卖卖看再说。若是真做起来了,到时候未必要到我家去做,她们自己领了材料回去,在家做完再送来,按件给钱也行,这样还节省了厂地。明个我在家无事,我去找找吴大海,他爸就在纺织厂,我先拿些脆布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