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宋做皇帝

第118章 建立学部衙门

范成大问:“既然百姓不需要学堂教授,为何还要建设学堂,招募先生?”赵盏说:“寻常百姓不需要,但孩子们需要。”范成大道:“官家说的有道理。孩子要从小学习,他们是大宋的未来。如此学堂不需要建的太大。二百人的村庄,假设四中之一的上学孩童,容纳五十人的学堂足够了。许多村庄的还达不到这个数。”赵汝愚说:“不能这么算。各户人口不同,有一户三人,一户四人,一户五人。通常三人户有一个孩子,四人户两个孩子,五人户三个孩子。哪怕只算最少的三人户,仍至少三中之一。就是六七十个孩子。”范成大道:“子直曾兼管户部,自是比我清楚。难道要建造容纳百人的学堂吗?”赵汝愚道:“不必。有些家中,儿女到了成婚年纪,还未成婚,仍与父母居住算作一户。这个年纪,就不该当做孩子进学堂学习了。成婚不久,孩子三两岁,自也不能进学堂学习。朝廷可以设定进学堂学习的年纪,太大太小都不行。有人学成离开,有人新进学习。这么算下来,其实用不了建设太大的学堂。”赵盏笑道:“副相与我想到一起去了。”赵汝愚道:“臣所说的只是大体的想法,一些细则仍要商议。”赵盏道:“细则之后再说,先说大政方针。”赵汝愚道;“建设学堂任务繁重,工部肯定不能全权负责。那么必定要交给各路自行去做。各路主官也不能时时监督,又会下达到州府,州府下达到村镇。最终质量难免良莠不齐,好工好料修建学堂无需多言,若是偷工减料,几十个孩子的性命安危不能不重视。”赵盏道:“各路主官为什么不能时时监督?”范成大道:“各路转运使掌管一路一省的大事小情,一路学堂少说也有百十所,他们的确不能时时监督。”赵盏道:“我是指他们不能分身,难道就不过问了吗?时时监督,就是时时过问,将学堂建造放在心上。百十所学堂不能都去,挑选几所走走看看,表明官府的态度。告诉下面的人,必须认真建造,绝不能偷工减料。学堂质量出问题,朝廷要处理各路主官。看看他们能不能管得住下面的人?工部现在没太多事,派工匠入驻各路的监察司。为学堂建造提供建议,竣工后由他们现场验收。每所学堂都要写清楚建造者,负责官员。发现不合格不许使用,推倒重建。相关人等直接让监察司去查。”

赵汝愚问:“花费由各路出资,还是国库统一拨付?”赵雄道:“官家说教育立国之本,当然要国家拨付。”范成大道:“迁都花费了一些,国库里的银子怕是不够。”赵汝愚道:“之前我问过户部尚书唐仲友,国库有现银一百二十万两。距离秋季收税还有些天,若是国库不留现银备用应急,终归不妥当。”赵盏道:“让各路先行筹措,秋季收税后给他们补上。”赵汝愚道:“有些地方实在贫困,自行筹措,恐怕太难。”范成大道:“通常富裕的地方人口多,贫困的地方人口少。贫困地区需要建造的学堂比富裕地区更少,需要的银子也更少了。他们未必筹措不出吧。”赵雄道:“贫困的地方吃饭都成问题,如何筹措?比如贵州山地居多,交通不便,历来贫困。云南刚刚平定,经历段氏和高氏战乱,也没法筹措银两。别的地区不说,云南和贵州需要朝廷拨款。”范成大说:“不患寡,患不公。朝廷单独给云贵拨款,其他地区要自行筹措,怕是要引起争论。”赵雄道:“朝廷只是暂时让他们垫付,并不是说不给了。税收后,花了多少,朝廷补偿多少便是。富裕的地方非要和贫穷战乱的地方比较?至能的担忧多余了。”范成大道:“右相,并非我太担忧。执掌吏部多年,什么样的官员都见过。正常想想,的确不该相比。可总有些官员不正常想。背地里要说朝廷厚此薄彼,甚至不认真执行朝廷政令。”赵盏道:“以后吏部严格审核官员政绩,没能完成朝廷的要求,一一记录。年底考评不合格,降职处理。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一撸到底,直接撵回家去。这次要是有官员没完成,直接调到贫困地区当官,看看他们怎么变出银子来。”他问赵汝愚:“如果替云南和贵州拨付银子,国库能余下多少?”赵汝愚道;“要看朝廷建设学堂的标准。现在臣不好估算。”赵盏道:“不管最后标准是什么,国库要留下至少五十万两。”赵汝愚道:“那肯定够了。如果拨付出七十万两,云南和贵州都未必用得完。”赵盏道;“用不了那么多则最好,需要多少拨付多少。建成后,老师的招募,教授的内容,许多事务都要处理。不妨新建一个专管教育的衙门。”

王淮道:“臣附议。大宋目前并没有专管教育的衙门,该当设立。”其余宰执皆不反对。赵盏说:“既然专管教育,就叫做学部,地位与六部相同。新衙门,又是一部长官,谁来做第一任学部尚书?”周必大道:“自是要名满天下的大儒才能执掌学部,教导世人。”留正咳嗽了一声。周必大知道留正不让他多说,可他性格如此,仍是要直言。“臣以为,只有朱熹能当此大任。”留正暗说;“跟你讲得全都忘了。当初任用朱熹做江西转运使就不顺利,完全看的出官家态度。虽然我们都认为朱子理应主政江西,我也认为朱子做学部尚书比别人更合适。可官家抓住了朱熹与唐仲友之间的事不放,不肯重用。唉,唐仲友一事朱熹做的的确过分了,没法替他辩解。既然如此,他做四品江西转运使已经到头了。官家显然不喜欢朱子的理学,外任勉强可以,提拔到京城做正三品尚书,处在大宋权力中心,官家怎会答应?何况唐仲友现在是户部尚书,同朝为官,仇怨难解,如何相处?子充啊子充,你的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赵盏倒是不意外。因为周必大敢于直言,才将他留在内阁。只平静的道:“知院举荐不错,朱熹是个人选。”周必大松了口气。赵汝愚道:“朱熹治理江西这两年政绩优异,江西已从灾情中恢复,朝廷之前也进行了封赏。朱熹当世大儒,提拔为学部尚书,替官家教导百姓。臣赞同。”赵盏说:“江西灾后,朝廷政策偏向江西。减免税赋,提供粮米和资金帮助重建。江西本就富庶,人口众多。”他顿了顿,问赵汝愚。“免江西两年税赋,今年到期该征收了吧。”赵汝愚愣了愣。“是,今年江西要缴税了。”赵汝愚岂会不懂赵盏话里的意思?朱熹治理江西政绩卓越,是因为这两年江西不用缴税。非但不缴税,朝廷还要补助钱粮。说白了,换做是谁,这两年的政绩都不会差。以此作为升官的理由,不够充分。赵盏问:“今年国库的收入能有多少?”赵汝愚道:“去年国库收入三千一百万两。云南战乱结束,税收征缴完备,江西重新缴税。估算今年国库收入不会低于三千六百万两。实际收入还要等征收结束后,现在不能确定。”赵盏道:“比两年前增加了许多。”赵雄道;“军中归还兼并土地,朝廷德政,百姓欢欣。官家还鼓励开垦,税收必定逐年增长。”赵盏道:“我与父亲说过,归还耕地后,朝廷要提高将士的待遇。国库有钱了,拿出一百万两,大宋七十万将士,每人每年增加军饷十贯钱。余下银子在节日购买些米面发给士兵。”赵雄道:“理应如此,臣附议。”留正道:“将士每月发放军饷,臣建议不如每月增加一贯钱,一年增加十二贯钱。算下来,朝廷需多支出十几万两。”赵盏道:“枢相考虑的比我周全,就这么办。”赵汝愚问:“从秋季税收后开始吗?”赵盏道:“税后结束后当月开始。”赵汝愚道:“臣记住了,到时让户部与兵部协调办理。”

赵盏道:“刚把话岔开了,继续商议学部的事。朱熹学识渊博,当世大儒,可以考虑。但大宋人才济济,不能只有一个人选。各位说说,还有谁?”周必大低头不语。假如赵盏认同朱熹,何必要问其他人选?很显然,但凡有别的人选,就不用朱熹。学术兴盛,肯定会有别的人选。周必大再如何敢直言,也没必要多嘴了。他是臣,赵盏是君。权力不同,眼界不同。他想的不错,赵盏就是不愿用朱熹。在个时代,朱熹是不可能绕过的重要人物。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他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可赵盏知道此后近千年发生了什么。后世王朝重视理学,将朱熹整理作注的四书五经当成科举的标准教科书,此后演变为八股取士。到了清末,人民思想禁锢,科学落后,国家衰弱,被列强肆意欺凌践踏。近代最屈辱的历史,和教育弊端有脱不开的关系。学而优则仕,文章写得好,算是学优,但总不能只以八股文写的好坏作为评断才能的唯一标准。十年寒窗,天子门生,高人一等,前途无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写的极好。读四书五经,学做人道理。啃够了书本,就懂得了治国,成了道德典范?然而历朝历代,千年百年,满腹诗书、满嘴仁义道德的衣冠禽兽也真是不少。儒家讲君子。实际上,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面具展示给别人看,面具后的自己到底什么样,只有自己最清楚。没有谁能经得起人性的考验,就根本没有真君子。既然真君子不存在,为什么要用真君子的标准要求寻常百姓?且不说存天理,灭人欲是对是错。朱熹自己做到了吗?如果他做到了,打压弹劾唐仲友,算怎么回事?争名夺利,公报私仇,罗织构陷,含血喷人算不算人欲?动大刑逼迫严蕊诬陷唐仲友,差点将弱女子打死,当时的天理还存吗?至于那些民间传言大不必提。自己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别人去做,还有比这更虚伪的吗?朱熹着书授课没有问题,兴建学馆,朝廷也会支持。但只要赵盏主政,就不能赋予他太大的权力。江西转运使已是对宰执的妥协,还想做学部尚书?一旦朱熹做了学部尚书,那还了得?其他所有学派是不是都要彻底被打压?整个大宋是不是要成了理学的天下?帝王要制衡。并不是说理学不好,断不许一家独大。浙东学派的三人,唐仲友现在是户部尚书,叶适兵部尚书,陈亮建宁知府。已是备受荣宠。可理学影响太深,浙东学派短期内仍是不能与之抗衡。那么再扶持一支学派,三分天下,才能鼎足而立。

当然,赵盏不准理学派发展太快,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准备进行科举和教育改革。理学做大难免会成为改革的阻碍。设立学部衙门,大兴学堂,教授的必然不只是四书五经。那就等于削弱了儒家的影响。以后科举取士,不能直接做官,降低进士待遇,等于剥夺了读书人的特权。读书人当中,以理学派为主必定极力反对。朝中文臣都是读书人,赵盏要一步一步的走,时机不到,不能施行。眼前急需削弱理学,为今后的改革铺平道路。心中正琢磨,用什么借口能把江西转运使也给撸了。罢了,一路主官掀不起大风大浪。他说:对教导百姓我并没太高要求,只明确道德底线就足够了。懂得礼义廉耻,敬畏国家律法,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对于那种生性顽劣,屡教不改的人,倒是没必要花太多心思,监牢和鬼头刀会给他们一个最适合的结局。”意思就是能教导便教导,不能教导没必要强求。优胜劣汰,也是规律。王淮略微思忖。“臣举荐陈亮。”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武林人士:“阉狗拿命来。”文臣:“阉狗你不得好死。”皇子公主:“狗一样的东西。”面对众人的谩骂,李化田默默抽出手中的剑:“请叫我厂督大人,因为这是我最后的倔犟。”百姓:“我们不需要行侠仗义的大侠,只需要李厂督那样的大丈夫。”武将:“李厂督这样的监军给我来十个。”士兵:“李厂督才是真正的好儿郎,我们不配。”李化雨拿起手帕轻捂口鼻:“我身虽残,志却坚,事实会证明谁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往事如烟
纨绔小子闹唐朝
纨绔小子闹唐朝
现代社会一个市井小民,死于一场意外,灵魂穿越到大唐秦琼第三子秦怀柔身体内,有了老秦和秦夫人作为靠山,秦家庄也成了他起步的基地,身份直接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二世祖。有了人,有了地,水龙、曲辕犁、沙盘这些东西随随便便就搞了出来,让李世民等朝中大佬惊为神人,从此被大佬们惦记。“钱我不喜欢,我只是享受赚钱的过程,”曾经的梦想在大唐得到了延续,“陛下,这个爵位能不能换成钱?”“什么言官参我,哇呀呀,程叔叔上
暴走的唐鱼
都喜欢投奔曹操?我选择辅佐刘备
都喜欢投奔曹操?我选择辅佐刘备
(本文无系统,纯计谋加种田发展,为了增加看点,略微加强武将们的武力值,非玄幻,轻松幽默,可放心观看)李瑄很不理解,为何现在看到很多小说里穿越之人都要投奔曹操,曹魏本来就很强了好不好,你们这些人穿越过去还要去帮曹阿瞒这个枭雄?诶,我就不,我就是任性,我就要辅佐地狱难度的刘备,就是玩儿。我不但与曹操爱好相同,要继承曹贼的精神,还要献计开局就要杀曹操……李瑄这一任性不要紧,一不小心就成了天下闻名的白泽军
枫霜流瞳
重生:回到1937
重生:回到1937
精通八国语言的清北大学天才林枫跟随老师探索一座位于西藏的遗迹的时候,意外穿越到了1937年。历史的洪流无法阻挡,这是一个充满血腥与硝烟味道的年代,曾经只在书本上存在的战争,现在近在咫尺。PS:小说处于平行世界,蓝星,请各位读者不要跟真实历史做对照,谢谢!
淡墨清竹
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一个在虚拟游戏中称王称霸的玩家,一不小心穿越成花天酒地的朱文正。正值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东有强敌张士诚,西有枭雄陈友谅,元朝盘踞北方,铁骑虎视眈眈。朱标尚未成年,朱棣还穿着开裆裤,朱元璋尚未建立大明。朱文正挺身而出,怒拔宝剑:就让我这个侄儿,来守护天下吧!”大人,快醒醒,我们还被60万大军包围着呢……“
常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