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危机:生存才是第一

第633章 洪伍小队出事

可它们没有智力,大部分都挤在了狭小的胡同里面,进而导致废墟处就十几只丧尸。

看到这,陈屿快速思考了下,开口道:“过去看看,有什么没损坏的就带走。”

说完,三人快速下了楼。

作为亲眼目睹好几次爆炸的小虎,已经显得很是激动,他也很好奇,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天亮后,光线好了许多。

三人一靠近,阿雷看着掩埋在碎石下的牌匾,用力将它扯了出来。

陈屿捡起地上垃圾将灰尘清理了下,看着那几个字,愕然道:“我靠,这儿居然是放煤气罐的仓库?!”

随后他看着面前这处废墟,叹了口气说道:“选啥地方过夜不好,选在这里,真是嫌命长了。”

“这就是一步错,步步错。”阿雷捡起一根被烧成黑炭的手指,轻声说着。

“是啊,可那个人也真是能忍,居然私下把炸药藏在假肢里面,他就不怕哪天给搞炸么?”陈屿收集了两把匕首,将它们递给了小虎。

“可是他怎么找到这玩意儿的?”小虎一边将那些东西装好,一边好奇问了句。

“只要想,总能遇到的。”阿雷淡淡说着,继续往里面走去。

“你小心点,这里不安全。”陈屿叮嘱道。

闻言,阿雷背对着他挥了挥手。

......

约莫十多分钟后,三人已经收集了一大袋子东西。

先前根据残肢判断,阿雷粗略说出大概有十几人。

听到这,小虎咂了咂舌,有些难以置信。

随着待在这边一段时间,那些丧尸也挤了过来,开始缓缓靠近。

见状,陈屿吹了个口哨。

“撤退!”

话音落,他提着东西正准备离开,忽然,角落处的废墟伸出了一只手。

“救...救救我...”

可陈屿就像没听见一样,径直离开了那里。

像这种人,救回去也没用,更何况他们三个一起上也搬不开那些石板。

继续留在那儿,只能一起等死。

只不过小虎却一步三回头,有些纠结。

见状,陈屿双手提着包,步伐稳健的沉声说道:“他们既然选择丢下队友等死,也应做好心理准备面对这一刻。”

可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却发现到处都是丧尸,已经将出口堵的水泄不通。

就在这时,阿雷拿起一根铁板撬开井盖,看了看下面后喊道:“这边走!”

话音落,他率先跳了下去,准备检查是否有丧尸。

下水道内早已干涸,虽然没有污水但依旧臭烘烘的,小虎光是走就很吃力。

可阿雷就像没事人一样,丝毫不受影响,甚至还能击杀躲在墙壁里的丧尸。

而陈屿也差不多,之前他第一次进入下水道时,也大部分时间都在憋气。

现如今,他已经能在各种环境进行活动。

由于不知道丧尸堵了有多少,所以三人在下水道内走了很久。

期间还遇到了尸鼠,不过阿雷用塑料袋装了些丧尸血,直接朝它们丢了过去。

有了这东西的助力,尸鼠也没大范围骚动,少量几只冲了上来,被陈屿一脚一个踩死了。

大概半小时后,阿雷看了看前方墙上的楼梯,手里拿着用丧尸手臂制作成的火把,轻声说道:“这边上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