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点头,接着说道,
“后来他们还在大队开扫盲班,带着社员认字。那会知青在村里很受欢迎。
那两年来的知青在他们的带领下也很吃苦耐劳。67年钱 松和沈建白返城。
再来的知青都是刚刚初中高中毕业的,年龄越来越小,农活也不会,整天就想着返程,社员觉得队里还得分粮食给他们,很吃亏。
当然也有些知青觉得返程无望,在队里结婚,跟社员相处得的很好。”
大队长熄灭了烟,看着四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少年。
“今天听你们说到知青,才发现这几年,我们只看劳动,没有去发掘知青们的作用。真是失算了。”
四人听着大队长的话,也想着知青从原本年轻人怀着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投身于农村,发展农村。
到后来的知青,
不在城里吃闲饭,
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义务感。
不管是知青还是农村当地人民的态度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知玉看着朱珠、严童和冯跃,他们三个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可能体会不到。
可知玉却是从2022来到的1972。
其中城市跟农村的差异,也是深有体会。
知玉在这有家人,同学,还有空间。
而那些刚毕业的初高中生,却直接来到陌生的农村,
直接开始繁重的劳作,返程遥遥无期,想来心态发生变化也是正常的。
这时,书记冯天重,副大队长杨良策,会计朱福,妇女主任严凤进来了。
朱会计看着对面的朱珠问大队长,
“老许呀,叫我们回来是有什么事?”
大队长看着进来的几人,往旁边挪了挪,给冯书记让出一个位子,其他三人也依次坐在知玉四人对面。
“这不是咱们大队这四个高中生都找到工作了,趁着今天有时间,咱们一起讨论讨论大队办小学的事。”
朱珠中午去她大伯家,朱会计是知道的。
冯书记看向冯跃,惊讶道:“小跃是在哪里工作,怎么没听你说。”
冯书记是冯跃的堂伯。冯跃的爷爷跟冯书记的爹是亲兄弟,分家后,两家的宅基地没有选在一起。
“堂伯,上次电子厂面试以为过不了,现在也只是试用期。原本想傍晚去请你和叔公来家里吃饭,跟你们说。”
冯书记点点头,赞了句不错。
严凤是严童的堂姑,才25岁,初中毕业。3年前跟知青韩冰结婚。育有一子韩正,一岁多。一直留在大队。
原先的妇女主任是她娘,她娘去调解的时候,她也去,久了也熟悉了。
有时候开会需要会记录的,她娘就让她来,后来直接让她接班当妇女主任,大家也没意见。是大队领导班子最年轻的。
这时严童也跟堂姑说:“凤姑姑,我也跟冯跃一样是试用期,原本也是想傍晚去你家。”
吃饭就没叫了,自家人的厨艺还是算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