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许多年前说起……”
低沉粗哑的声音,在竹屋里回荡开来。
一块草席,一张矮桌,桌上摆着茶具,点着油灯,草席旁焙煮着一炉老茶,这便是竹屋内所有的陈列。阵阵茶香飘荡其间,闻之心旷神怡。
说话的是一老妪,黑褐色的脸爬满了皱纹,如同一株枯树皮般粗糙,应是被岁月沧桑洗礼后留下的痕迹。她那干涸嘴唇裂隙间点缀着丝丝血迹,仿佛很多年没有沾过水的样子。这样一张枯槁的脸,着实看不出具体的年龄。
“当年的正值冬朝繁荣鼎盛之期,民康物阜,王朝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江湖亦是千里同风。和平的年代,总是幸福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连鸡鸣狗盗之辈,也是少之又少……”
老妪用干枯皴裂的嘴唇抿着小小茶杯中的香茶,嘴唇裂缝中丝丝血迹与金黄的茶汤一齐灌入口中。她的声音仿佛在一瞬间变得洪亮了一些:“如此盛世,武者引以为傲的侠义精神,便像那尘垢枇糠,再无用武之地。故而很多习武之人弃武从文,泛读诗书,考取功名,只为了在那个太平盛世,也能够出人头地,流芳百年。”
“如此盛世,当真不敢想象,您可见过?”
在老妪的对面,毕恭毕敬地坐着一名男子。面对年长过他许多的前辈,他端起茶杯时微微躬身,以示尊敬。此人年纪不大,身材匀称,神采奕奕,看上去便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只是此人眉眼之处却罩着半块深邃幽冷的黑色铁面罩,只露出鼻孔与嘴巴,用以呼吸与饮茶。他身着一身黑袍,声音沙哑,无形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感觉。
“呵呵……”
老妪笑了笑,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眉,将眼睛挤压成了一条缝:“岂止是见过,还经历过一段那样的时光,想一想,应该也是七八十年前的事了。”
“嗯……”那脸上罩着黑色铁面具的男子点了点头,继续听老妪讲着。
在无数弃武从文的武者之中,便有一位佼佼者,束发之龄便可与各大门派掌门人匹敌。后来,同样开始读诗书,考功名,走上了仕途。弱冠之年,夺得殿试状元,一举闻名,而立之年,官拜大学士,统管学士府,还成为了太子傅。此人便是《无相之书》的撰写者,太傅公徐昭。
徐昭本就是武学奇才,学士府内藏书乃为王朝之最,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藏书读尽。后来帝君更迭,太傅公也辞去太子傅一职,游历天下,走遍了九州内外,漠北,苗疆,甚至海外……
太傅公每到一处,便必定要与当地武者切磋武艺,拜读学士府内没有收藏的书籍。故而那些年,他读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书籍,也见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内外功法。古稀之年,太傅公一人独处孤岛,总结归纳毕生所学,最终写成了这部《无相之书》。
《无相之书》为内功修炼之法,共有三卷,分别为无器,无形,无我,分别对应着太傅公所定义的三重武学境界。
若是参悟领会了第一重的无器境界,便足以在江湖之上开门立派,成为一代宗师,名列武林前列。
若是参悟领会了第二重的无形境界,便可睥睨天下,所向无敌,九州内外恐怕是再无对手……
老妪说完顿了顿,起身慢悠悠地走向火炉,将煮好的茶倒进茶具里。
“如若领会了第三重境界,又会怎样?”黑色铁面具的男子故事听得起劲,好奇地追问着。
“领会了第三重?”
老妪慈祥地笑了笑:“根本就没有第三重!”
“怎么会?”
男子一脸的不可置信,他借着油灯有些昏暗的光翻动着矮桌上一本旧到发黄的旧书,书的名字正是《无相之书》。他翻过前边密密麻麻的字迹,待翻到最后,第三卷无我之时,顿时傻了眼。只见发黄的旧纸,以苍劲的笔墨写着三个字:忘记了。
再往书本的后面翻动,只有发黄的空白书页,再无任何字迹。
“忘记了?”戴着铁面具的男子一愣,随即看向老妪,不解地问到:“什么意思?”
“呵呵……”
老妪又是一笑,随即慢条斯理地说着:“我怎么知道?”
“您确定这本书是太傅公的真迹?”
“嗯。”
“您可是世人敬仰的圣灵婆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超然物外,与光同尘,您可不能骗人啊!”男子翻着发黄的旧书,似乎一百个不相信。
“你若不信,便将此书还我。”老妪依旧慈眉善目,风轻云淡的说着。
“我信,我信!”男子挠了挠脑袋,将书搂在怀里,“只是,忘记了这三个字,着实有些匪夷所思。”
“有人说太傅公只写了两卷,第三卷只写了个题目,根本就没有第三卷。也有人说这三个字便是第三卷的全部内容……”圣灵婆婆不厌其烦地解释着。
“难道此书还有其他人读过?”男子听完老妪的话,愣了一下,似乎发现了不一样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