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第590章 史思明的围城打援

天圣二年年底,轰动京师的刺史打人案的调查,开始火急火燎地在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上演。

这引起了民间强烈的震动。

一时间,民意调查的新政,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分析这个案子本质上是政治案,而不是刑事案。

据说先是在朝堂上议政解决的主要矛盾,随后才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介入调查的刑事案件。

而且更复杂的是,三司会审的同时,礼部和吏部也时不时会派人过来。

例如孙束被大理寺和刑部官员交叉审问的时候,礼部的人却进来,跟他核对了齐州以及齐州下面诸多县令民意调查的内容。

这牵涉到官员的考核、升迁、奖励。

孙束一边要交代他是如何殴打鲜于仲通、在地方盘剥百姓的,一边还要仔细回答民意调查的许多细节问题。

这让他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当天《长安日报》是这样点评的:民意调查是治世利器。

甚至在《京兆府晚报》上,有人更加犀利地点评道:民意调查是另一种权力,它对地方刺史的权力形成了一种威慑,让刺史们不敢为非作歹。但如果报纸在各地兴办,会为民意调查的更深入、更彻底、更公平保驾护航。

长安的老百姓都知道《长安日报》更偏向于日常八卦,而《京兆府晚报》更偏向于时事政论。

《京兆府晚报》的政论更加专业,它总是能精准地预测朝廷下一步政策,甚至有人认为《京兆府晚报》是朝廷对民间的政策出口。

是为了试探民间各个阶层的反应。

《京兆府晚报》对这一次案情的点评,快速在长安引起新一轮的舆论风暴。

地方监察权的声音在民间也水涨船高,例如平康坊的时政名人韦应物是这样说的:民意调查这件事还是初期,某一部分人在往后肯定会找到舞弊的手段,报纸介入到地方,刻不容缓。

韦应物的这篇时政发布后,立刻典型了很多人。

原来报纸还有监察的作用?

当然,最后韦应物在他的时政中为这一次民意调查案取了一个称呼:刺史案。

天圣二年的刺史案牵涉到的刺史多达五十几人,必将震惊全国。

这个案子也为接下来整个大唐的吏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全方面施行民意调查考核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且短时间内将无人再去发对。

无论如何,这一次的民意调查案,是大唐吏治改革重要的一步。

十二月十七日清晨,天微微亮,尚在莫州的李光弼被人唤醒。

他刚醒来,就听到了轰鸣的马蹄声。

“将军,敌军主力来了!”袁履谦凝重地说道。

史思明的兵马来的非常快,在深青色的雪原中,如同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朝这边流淌而来。

马蹄声、脚步声混杂着呼啸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淹没了风雪的声音。

李光弼站到将台上,忍不住皱起眉头来:“史思明放着郭帅的主力不打,来打我们?他不担心被包围?”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史思明来的太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杨宇是一名二本大学的大四即将毕业生,同时还是一名富二代,在和同学拍完毕业照以后。就接到了来自自己老妈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她好和自己的老爹出去旅游,要他回去照看自家的商场。于是杨宇听从自家老妈的安排,回家照看自家的商场,让老两口出去旅游。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他在自家商场的一间休息室睡了一晚上以后,杨宇发现自己连带着自家的商场来到了大唐贞观元年,并且商场还发生了变化。于是杨宇打算当一个守着自家商场
爱吃五粮陈的荣成吉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太后专政,帝位不保?妃子嚣张,宫女跋扈?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邂逅月光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