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第294章 长安方面的防御纵深

二是金吾将军程千里到河东。

两个人分别募兵几万,以抵抗叛军。

这是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以来做的第一个错误的决定。

毕思琛是个突厥人,从小接受的是突厥教育,没有忠君爱国的理念,而且家人不在长安,而是在西域。

李隆基居然派他去洛阳!

程千里是正儿八经的汉人,思想纯正,而且是一员虎将,靠自己的军功一路做到安西副都护,还曾经消灭过反叛的突厥势力。

他却被派到了河东。

主次完全被李隆基颠倒了。

又过了三天,大概是三月初七,前方的情况雪花片送到长安。

李隆基得知安禄山已经在数天前就抵达清河郡,他立刻紧张起来。

清河郡是北库,有大量的物资,而且清河郡南面百里就是魏郡,河北道的治所。

李隆基郁闷地问道:“难道河北没有一个人反抗安禄山吗?”

宰相们却无法回答他这个问题。

李隆基顿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开始下一步的措施。

三月初八,李隆基再下了三道命令:

一、斩杀了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

二、下令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调回长安做户部尚书,防止安思顺与安禄山勾结。

三、任命卫尉张介然为第一任河南节度使,立刻赶往陈留招募兵马。

陈留县属汴州,是汴河漕运的重要节点。

后来宋朝的京畿路转运使就设置在陈留。

李隆基让张介然去陈留,无非就是想保汴州,与李倓的思路一模一样。

汴州不能丢,汴州丢了下一步就是洛阳了。

到这个时候,李隆基依然还认为按照这样的部署,可以挡住安禄山。

在三月初九的这一天,朔方,一个中年人接到了朝廷的紧急命令。

任命了这个人为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这个人叫郭子仪。

正史上的郭子仪是天宝十四载末接到了命令,当时郭子仪正在老家守孝,被朝廷夺情调用。

但这时候的郭子仪还在朔方任职。

这一年的郭子仪已经54岁,比王忠嗣还要大8岁,但郭子仪在此前的大唐军中只能算第二阵列,远远够不上第一阵列名将。

现在,他的时代来了。

这是李隆基的又一步棋。

从大局来看,这步棋布得很合理。

但整个局面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此时的局面,也并非郭子仪能稳定。

到了三月初九的中午,在南薰殿小憩之后的李隆基,见了原本在十天前就述职结束,该离开长安的高仙芝。

天宝九载,高仙芝击破了石国及突骑施。

天宝十载正月,高仙芝将从西域俘虏过来的几位国王献给了李隆基,并在长安待到二月底,详细陈述了今年的计划。

高仙芝尚未离去,便传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

李隆基便暂时让高仙芝多留了几日。

“先不要回安西,朕想让你去陕郡驻守,给你五万兵马,如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原来历史三国后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长达三百七十多年,是我华夏男儿永远的痛,男主重生之东汉末年改变三国激烈程度,抽走文臣武将去异族练兵,铸华夏防火墙,不称霸、广积粮、勤练兵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民族之林,让华夏文化为世界膜拜和学习,施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兵、纳粮。让农耕文明和华夏可以在环宇熠熠闪光。而是带领志同道合的兄弟驱逐异族(乌桓、南匈奴、三韩、高句丽、扶余、鲜卑诸部以及百越、乌孙、北匈奴、贵
作家MRuK6u
九州皇太子
九州皇太子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金龙剑主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因为某种原因,李逸仙来到与前世清末民初有些相似的异世界,誓要以凡人之身做出一番功绩!此方世界正值乱世,东方金州的封建帝国大顺王朝腐朽衰败,先帝驾崩,太后垂帘听政,朝廷派系斗争激烈,军队还在拿着长毛大刀当作利器。而民间百姓起义,土匪遍地,兵荒马乱,野心家在暗处觊觎神器!西方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轮船飞机枪械已经出现,各个大陆板块不再是孤立地存在,殖民运动如火如荼!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
凉墨渊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简介:21世纪大好青年曹晦,穿越三国,却来了一波无效穿越,穿越成了曹操酒后与地位低贱的侍女生的儿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极不受曹操待见。且看曹晦如何微末崛起,席卷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搅动八方风云,纵横三国!
随安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