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珞在心里给章宴瑶竖起一根大拇指,“本宫准备这么做,确实有些抓小放大之嫌,但大家进入了一个误区,便是认为南晋国的战乱可能立刻解决!如果能短时间解决固然是好,但如果短时间解决不了,难道国民素质就不提升吗?为人为国都不可孤注一掷,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所以本宫认为,国民素质要立刻着手提高,只是不能太大操大办,要用最少的精力、办最大的事。”
太女一席话,将章宴瑶的好奇心吊得更高。
“殿下打算怎么用最少的精力办最大的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本宫再给你提个问题,”楚珞道,“我们南晋国识字的百姓有多少?”
“二十之有一,”章宴瑶顿了下,“也许还不到。”
也就是说,认识字的人,不到二十分之一。
楚珞认为章宴瑶肯定是怕太女不高兴,收着说的,她不知道南晋国的情况,但古代某大国,可能一个村子都没几个认字的人,到了清末,许多人想写信,还要去街边找专门帮人写信赚钱的秀才或者童生。
不过多少数字不重要。
楚珞又道,“那本宫问你,能唱戏剧的有多少?不说唱得好坏,也不说通篇能唱,那种能唱出几句的就算。”
章宴瑶虽然不懂太女到底要问什么,但还是认真回答,“如果只唱几句,那可以说人人都会唱。”
楚珞等的就是这句话,“对啊,章公子可曾思考过,为什么人们会唱戏而不认字?唱戏前前后后要背诵许多词儿,但认字,哪怕读不下来整本书,认识一个两个还是很简单,他们为何依旧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