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宋大忽悠

第173章 治军严谨

城南大营中,赵佶和江北正埋着头,细细观看城防图,不时还轻声交谈几句。

王庆和杜壆、滕戡、縻貹等人站在阶下,连大气都不敢喘。

倒不是他们对皇权有多么敬畏,而是站在台阶上护卫的赛德尼玛曲黑,气势太足,形象也太过吓人。

“天杀星下凡!太尼玛恐怖了!”

虽然已经见过好几次面,但这群人的喉头还是不由自主地滑动了一下,很是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

赵佶和江北,敢跟这一群刚刚招安的淮西巨寇们同处一室,所倚仗的,也不仅仅是赛德尼玛曲黑一人。

在帐内,还有两人。

一位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一位冲天角铁幞头,锁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手持着两条水磨八棱钢鞭。

正是大刀关胜和双鞭呼延灼!

帐外,还有病尉迟孙立、急先锋索超、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井木犴郝思文、丑郡马宣赞、轰天雷凌振。

他们是江北从各地紧急征调过来的,共计带着两万五千兵马。

王庆归降后,其麾下旧部整编出了十万人马,这一次来了七万五千人,还有两万五千人被派到海边,由大宋水军派人教习水性,学习操船和海上航行等诸多技巧。

虽然王庆的旧部和朝廷正规军是三比一的比例,但有那些猛将在,足以弹压不臣之心。

赵佶和江北商量良久之后,才把王庆招到跟前,面授机宜。其余众将见状,不由得精神一振。

大战,即将开启!

首先拉开大战序幕的,是童贯率领的五万禁军,他们列阵出营,摆出了一个锋矢阵。

一万重骑兵在锋矢阵阵两侧,各摆了五千骑作为侧翼掩护,同时,还可以视战场的形势变化,随时变为出击的重拳。

秦明、黄信等人的一万人马,跟“弃暗投明军”合兵一处,成扇形展开,作为后阵。

十数万之众,盔明甲亮,刀枪如林,旌旗蔽空,雄壮的歌声直上云霄!

“敦煌古往岀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这是唐代军中流行的凯歌《菩萨蛮》,在这个时代也挺流行。

即使只是军中一名匹夫军汉,唱起凯歌,也会热血上涌、豪气冲天,何况是数万禁军在齐声诵唱!

“弃暗投明军”虽然不是正规军,也不会唱这个凯歌,但他们可以跟着打拍子啊。

有的军阵中,是用跺脚的方式来打拍子,有的军阵则是用长矛顿地,还有的则是用腰刀击打盾牌。

一时间,声势惊人。

明教这边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完全吸引到了城北。

此刻已是下午,朝廷大军会在这个时间点发起进攻,这是明教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有些措手不及。

“莫非是要打夜战不成?”

这个时代,夜盲症比较普遍,但朝廷大军那边有元妙真人,说不定有什么奇妙的法术,让人可以夜视也说不准。

为了稳妥起见,方腊又从城中将原本坐镇杭州城中央的一万机动人马调了出来,同时还传令王寅和沈寿,让他们尽快地说服被策反的王庆旧部,让其一同参与对朝廷大军的决战。

“愿意卖力死战交个投名状的,事成之后一定重重有赏;不愿顶在前面的,在后面摇旗呐喊,让朝廷大军知道他们反叛了,也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杀令
三杀令
本故事以现代人张小宝穿越到两晋时期的五胡乱华的年代,结识一代帝代冉闵,成为他的养马童,给冉闵饲养赤兔宝马朱龙,从冉闵十二岁被石虎收养为义子后,见到冉闵在赵国宫庭后园的山洞内,太山老君下凡打开冉闵天神的记忆,冉闵原是天上二郎神传世,应道命救汉下凡而来,开了三眼,取了雪山中的神兵三尖两刃枪。征战四方,发出历史上有名的“杀胡令”,小说中的三杀令,三杀令一出,杀胡人,复汉室,建冉魏政权,最后在龙城们遏径山
伊人寺
新莞人穿越成农家子
新莞人穿越成农家子
虞世龙是一个生活二十一世纪打工仔,年近40岁,由于家里的条件不好,一直在珠三角打工,钱没赚上,连老婆也娶不上,过年也不敢回老家,怕亲戚笑娶不上老婆。今年又到春节了,于是申请了加班。就在年三十的晚上去加班的路上,发生了交通意外,我穿越了
清连甲
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
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
白手起家的商业帝国创建者林煌意外身亡,魂穿成异世界帝皇之家,成了华夏朝轩辕皇族唯一的皇子!正值欢喜之际又有了系统的装载,他感觉走上了人生巅峰!可接下来这个世界的信息,让他不寒而栗!什么?秦汉晋唐宋明6国竟是原来世界的各朝开国皇帝!他们的儿子也是各朝皇帝中的佼佼者?文武百官都是顶尖的配置?还让我去和他们争霸?确定不是送死吗?
宇宙第一帅到此一游、
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一个曾经的车间各工种都是八级的老师傅,受伤瘫痪,不想苟活,听郭德纲的话,寻死穿越回三国初期,那还不吊打一切!
人生岂可无酒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穆灭六国一统天下仅几十年,天下烽火再起,一个边军戍堡少年从这里走向天下…九品武将,文士高手,宗师,片叶杀人的大宗师…安阳仗刀行,力压朝堂,马踏江湖!成为镇北王?不,那不是终极目标。
末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