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地区结婚之前有一个仪式,那就是铺床,把床铺好以后还得找童男子在床上滚几圈才成。
至于找哪个童男子?这个必须得找保险的!陈辉、李奇这种的都不靠谱,张瑞寻思了一圈之后,决定找陈宗哲商量、商量,毕竟整个协谷矿也就这么一个资深童男子了!要不是张瑞最近每天坚持跑步,都不一定能从老陈凳子下面活着出来。
景学勇知道以后都不禁给他竖了大拇指,这小子是咋想的,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
老牛都忍不住感叹,这家伙是怎么活到成年的,命真硬!
碰了一鼻子灰的张瑞,只能把燕子的大侄子杨洋抱过来压床,提前还得先让小家伙上趟厕所,要不然给你来个水淹七军也是麻烦。当然小家伙刚开始也不是很配合,毕竟尿尿本来是个放飞自我的过程,但是旁边如果有个参观的就很难受了。最后在张瑞给出一包大白兔奶糖的高额报酬之后,才把这小家伙请动。
张宁对自己老哥国庆节结婚的做法非常不满,除了红白喜事,县一中平时是不允许请假的,这样她平白少了一天的假期。要知道吃自己老哥的席可是很难,理想状态下一辈子只能吃到两次,第二次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这个年代的婚礼可没有拜天地这一说,就连给父母磕头都不可以,小两口给父母长辈鞠完躬之后,就可以往回赶了。
这时候最累的是扛嫁妆的,这些都是张瑞本家的兄弟,谁也甭想偷懒,年龄大的扛柜子、年龄小的抱被褥,就连张成这种半大孩子都得抱着尿盆跟在后面……
这个时代的结婚讲究“三大件”和“三十六条腿”,不过这个都是夫家准备的,只有满足这些东西,人家姑娘家才会考虑跟你结婚,这些都不在嫁妆的范畴之内。在很多文章之中,往往把这些跟嫁妆混为一谈。
鲁中地区的嫁妆是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到装衣服的柜子,小到一面镜子、一管牙膏,都是女方带过来的。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很多姑娘来说,嫁妆绝对是奢望,结婚的时候能够买双好鞋子、买身好衣服都已经很满足了。但在新县矿区,这个根本就不叫事。
如果说涉及到矿区作品中,出现煤矿工人吃不上饭了,大伙笑笑就得了。在六十年代初,矿上年底突击加班的时候,面向社会招聘临时下井人员,不仅管一顿饭,每天最少还能给五毛钱的劳务费。
之前做过一个调查,在六十年代,井下工作十年的矿工收入基本等同于大城市五级工的工资,如果有技术的,可能还会更高。
杨家庄这种煤矿驻地村,不仅有生产队的工分,村集体经济还有很多红利分给社员。每个月光拿到手的分红,就比一个正式工的工资都多。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县矿区,甚至整个新县,经济水平在全国县域排名中一直都排在前面,甚至一度杀进了全国前三十名。
话题再回到嫁妆上,这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东西,那就是柜子,嫁妆中的柜子不是那种站立的大衣柜,而是那种老式装东西的木头箱子。
鲁中地区,姑娘出嫁的时候,娘家一般都会准备一两个这种柜子。这个东西平时不仅可以装很多东西,而且还可以一辈一辈的往下传。有一种说法是以前结婚的时候有句祝福话叫富贵延年,这并不是一句单纯的吉祥话,这个“贵”就应在这个柜子上,不论是“富贵”还是“富柜”,都需要一代一代的往下传。不过这玩意搁到现在也没啥用,家里有两个老柜子,太占地方了,劈了烧柴都得现买柴火炉子。
在以前,闺女结婚需要家里长辈送,一般都是找两个本家的叔叔的来送,这在鲁中地区叫“大客”,这“客”还不能发“kè”这个音,得发“kēi”这个音,具体怎么来的就已经无从考证了。
杨燕是杨波跟杨峰兄弟俩来送的,这可是苦差事,鲁中地区敬酒、劝酒的风俗,一般人可承受不住,而这种酒席一般都是要把大客喝倒才算圆满。
景学勇兑现了当时的承诺,一大早就带着牛刚来给张瑞证婚,完事之后还得陪着杨波兄弟俩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