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打通陷落柱问题不大,预计一周就够了”,李主任看了看,“以后怎么办?谁敢保证陷落柱以后不会发生第二次事故?”
所有人都沉默了,虽然北大巷下面四通八达,但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陷落柱死死的卡住了北大巷的喉咙,所有进出北大巷的交通必须要经过这里。由于流水的不断侵蚀,陷落柱发生二次、三次事故的可能性极高,哪怕是现在对陷落柱的处理也是以预警为主。
“小张,你作为矿上唯一的安全人员,你有什么想法?”
刘主任见张瑞似乎想说什么,就让他发言。
“我觉得既然要重新整顿北大巷,不如趁此机会再打一条运输巷。”
“运输巷?”
所有人都不明白,这会怎么又扯到运输上来了。
“北大巷现在只有一条运输轨道,不仅运输能力非常有限,就是矿车本身的调度都是问题”,张瑞指着北大巷开采方向,“这里是北大巷的开采方向,这片区域几乎是鲁中地区最厚的煤层。然而现在仅有一条运输通道,严重阻碍了北大巷产能的发挥,我认为应该在这个位置挖掘一条专门的运输巷,与北大巷形成一个环形运输网络。我个人估计,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能提高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产量。”
相比于付教授截弯取直的小打小闹,张瑞画了一套更大的曲线,不仅避开了陷落柱,就连陷落柱附近的煤层都避开了。
“施工难度呢?”
李主任被张瑞的规划惊到了,按这条线挖,估计得挖个小半年。
“施工难度不大,前两年矿上做了几次钻探,只要打通这个位置五米的花岗岩墙体,后面都是煤炭,运输巷本身就在煤层中,打通的过程也是生产的过程。”
张瑞晚上值班的时候偶然看到前些年矿上的钻探资料,发现在协谷矿底下存在一个很长的花岗岩墙体,平均厚度四五十米,最厚的地方甚至达到上百米,严重影响了协谷矿的开采效率。这种结构如果总是用绕的办法肯定不行,等北大巷产量上来了,必须要突破这个花岗岩层,张瑞核对了好久才找到这个最薄的地方。
“五米?”
相对于以后的收益,五米的花岗岩真不叫事,成立攻坚小组,往死里用炸药肯定能炸开。
“对,钻探的原始记录还在阅览室柜子里放着呢,我去拿。”
张瑞马上取来原始的钻探记录,大伙对着地图一点点的测量,生怕出现偏差,果然在这个位置有个薄弱点。
“小张同志提的建议非常好”,李主任终于放下心来,“景矿长,这事就安排给你了,在不妨碍北大巷复产的前提下,年底之前务必打通运输巷,争取超额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
景学勇也没料到矿下的花岗岩体竟然有这么一个薄弱口,等打通了运输巷,再适当的拓宽一下,就是北大巷的主巷道,至于陷落柱先留着吧,以后当个回风巷也不错。
不过陷落柱那边也不能再继续用木头支护了,这玩意实在不靠谱,不知道谁在报纸上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是有一种先进的单体金属抵触支柱,能够有效提高矿洞的安全系数。就是记不清什么时间、哪个出版社发的。
一时间全矿所有订报纸的科室,都通宵在报纸堆里翻找,凌晨刘绪海在去年的报纸堆中找到了这种支柱的模糊照片。矿机械厂就凭这一张模糊照片全力攻坚矿用金属支护,金属支护虽然成本高了点,但在安全这一块,矿上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