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那野仔将第一步迈出,他们又该如何拒绝?真是数字不足之为谋,十足的蠢货的东西。
众人只好认命。功臣集团此去大半。
其中不乏世家门阀,高官贵族,譬如赵王李家,他们将抽调部分人手返乡剿匪,因此被牵连的还有一些忠义臣子,他们也不得不派出护卫回乡剿匪。
余下还未离去的,因家乡封地就在神州,或是对唐文江有用的,他们也并没有被赶走。
要么就因体量太大,唐文江不好直接动手,来硬的对大家都不好。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说宋家、常家。
这件事对宋家、常家、忠臣集团、唐文江都好,减少这些人对资源的占有,让京都流动在市面上的资源变得更多。
而这些要走的功臣集团自然要反击回去,他们联合各部尚书以及若干官员上奏请愿,为常玉腾等人升迁。
由吏部尚书周宇翔带头发起,最后唐文江也正好好升迁了一部分有功之人,其中就包含着常玉腾。
而升迁的官员多是一些实干、有能力的官员,这正好顺了唐文江的意,要离开一些人,自然也要提拔一群人。
而这正是对功臣集团和党同伐异进行稀释与打压的好机会。
但是这毫无疑问的,成为功臣集团最后咬上常玉腾的一嘴。
同样也是最狠的一嘴。
被提拔上来的分别都有:姜太叔升任为通政使司副使,季越彬升任为翰林院侍读......常玉腾被升任为翰林院侍讲。
常玉腾升任四职,现在任唐文江的顾问官,两月做到如此境地,可谓是前无古人。
但在这种情况下,常玉腾就成为最好的突破口,他的处境可不安全。
因为像姜太叔、季越彬这样的人,有资历、有成绩,实干、才能都不缺乏,很难被扳倒。而常玉腾这样的年轻人,往好了夸是青年才俊,往坏了骂就是资历不足、办事不牢,应该再下方民间继续历练。
这是最致命的一点。
常玉腾同唐文江彻夜促膝长谈“虚妄”的事情也要被批判。不管是真是假,常玉腾都逃脱不掉被逼走的命运。
功臣集团的反击非常迅速。不仅仅是功臣集团,就连一些老臣,也跟着弹劾。
常玉腾可谓是独木难支。
宋杭贤、虞丘、张彦宇等等一众官员,就常玉腾之事一齐上奏弹劾,他们说:“常玉腾此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翻译过来就是批事多,他什么都要参与一下。
众人又拿常玉腾的出生地做文章。
“荆州,自古以来,位于中原腹地,聚集许多的大商贾,风气轻浮,喜欢追逐功名利禄。”
“前朝祸乱天下的安光旭也是生于此地。常玉腾和前朝安光旭是一类人,专门蛊惑君主,倾危天下。”
不光是这些国公大臣,权贵世家,连一些小官员都被裹着联名弹劾常玉腾。
一时之间,朝廷呈现出一边倒的站队情况,让邱浩辰看的心惊无比。
而腰挂白玉的常玉腾呢?
他面色不悲不喜。
仿佛听不到这些斥责。
不管常玉腾的目的如何!
但这确是一件好事,对于顶层那些人确是好处多多。
但是他的路途到这里也只能结束。
独木难支。
回天乏术。
但他不惧亦不怕。
这些嗤嘲、唾弃、怨恨能奈何?
腰挂白玉倾公子,帷幕暂落终再起。
唐文江无奈,但他震怒道:“你们将朕的朝堂,当成什么?菜市场吗?”
鸦雀无声是寂静,事成定局终难挽。
他只好将常玉腾谪迁至荆州历练。
但他的目的已经达成,已经有张家这只先行令箭,这削弱功臣集团的进程已在缓缓行进着,余下即是经由时间验证与完成。
朝会结束,百官退朝。
邱浩辰看着那翩翩公子的常玉腾,既是羡慕,又是惋惜。他感慨万千,也慢慢的离开长生殿。
常玉腾恭敬对唐文江行礼。
君臣在此分离。
常玉腾此间拜访许许多多人,同他们叙旧、告别。
他就要离开。
宋杭贤站在楼中窗前目送他的离去。
常玉腾躬身作揖行礼。此后他仰天大笑,恣意潇洒,踏上离京之路。
朝中三位大才便少上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坠地,不知何时能够在此起飞。
而京中现只有宋、常、蔡、钱四家,宋杭贤本是京都人,这对他们宋家影响倒是不大,而稀释功臣集团对他们这些顶尖势力来说,好处自然不少。
而且这更加有利于大业实施。
虞丘是回天乏力,他就同被贬的常玉腾一般,心碎一地。
方知倒无所谓,他是皇权忠实的维护者,再怎么折腾,对皇家有利就行,他都没有任何意见。
他唐文江要的是肱股忠臣,而非功臣集团,所以打压是必然的,不然待他儿子即位,恐怕真的要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面临无人可用的情况。
总得为子孙后代扫清一些障碍,打通一些阻力的。只有这样,大庆才能再次重回中兴盛世。
而宋、常家的体量极大,还有粮食做钳制,唐文江想对他们动手,有如痴人说梦,是非常不现实的。
宋杭贤此时正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
冷冷在心中笑道:“变数、变数,自然是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