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截教亲传,另类证道

第454章 准提:补天道人和六耳猕猴与我有缘

孙悟空从女娲封印的那一方离开不周山!

他感受着不周山之外的世界!

一下子便觉得豁然开朗的感觉!

就感觉之前的他像是井底之蛙一般!

看到的也只有不周山和仅有的一点空间!

而现在,他看到了洪荒世界无数的山河!

眼界一下子开阔起来!

虽然之前的不周山也挺大的!

但是,再大,它也只是洪荒大地上的点点罢了!

“这就是洪荒世界吗?”

孙悟空笑道。

他就像是一个未经人事的猴子,翱翔在这洪荒的天空中!

而在不周山内部!

六耳猕猴已经开始一边修炼一边修复不周山!

\没想到我六耳猕猴也有这么一天!\

六耳猕猴笑道。

仿佛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是在做梦一般!

要不是他的身体源源不断的在获得功德,他还真的就觉得自己这是在做梦!

“罢了罢了,曾经那些欺负我的生灵,我也不会再记在心上!你们跟我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生灵!”

六耳猕猴喃喃自语道。

现在,他感觉,那些欺负他的生灵,跟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层次的生灵!

他再去计较什么,不就是以大欺小吗?

而且,现在他得势!

相信曾经那些欺负过他的生灵会过的惴惴不安!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明白,造成这个的局面是鸿钧的一句话!

随后,他也不再想这些杂事!

而是快速的修炼起来!

而他源源不断获得功德,也一下子被六位圣人所注意到!

六位圣人都明白了过来,孙悟空对六耳猕猴做了什么!

“没想到,补天孩儿也能够让六耳猕猴帮助修复不周山!这样,他出去游历洪荒世界和修复不周山两不误!”

女娲默默的说道。

孙悟空从她封印的那一边离开,自然也是被她知晓!

之前她担心不周山的进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对于六耳猕猴,她也没有丝毫的担心!

……

昆仑山!

原本在给六耳猕猴打造法宝的元始天尊看了一眼不周山的方向!

随后,回过神来,继续打造!

“元始天尊,您怎么了?”

有生灵问道。

现在,元始天尊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们自然不会那么拘谨!

“六耳猕猴获得了一个天大的机缘,他也成为了不周山的山神!”

元始天尊回应道。

闻言,其他的生灵全都惊讶的看着元始天尊!

这六耳猕猴因为补天道人的存在,直接农民就翻身做地主了!

不仅得到元始天尊亲自打造的法宝!

还成为了不周山的山神,他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

谁也抵挡不住!

“真是羡慕六耳猕猴这家伙啊!”

有生灵回应道。

“他只能算是苦尽甘来,他之前还受到了那么多的痛苦呢!”

元始天尊笑道。

是啊!

其他的生灵听到元始天尊的话,也是默默的点头!

谁也不知道六耳猕猴之前受到了多么大的痛楚!

只能说,现在他有这个机缘,别人羡慕不来!

随后,元始天尊不在说话,而是专心的打造武器!

并且,他似乎还拿出了更多珍贵的材料出来加入这个法宝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燃魂灯
燃魂灯
一盏人皮燃魂灯,一盘跨越万古的棋局。跨越万古争那一线生机
夜遇猫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
五年前,叶青云被女友背叛,推下悬崖,大难不死,被一高人所救!五年后,叶青云跟随师父在山上学得一身本领,下山了!武灭仇人,迎娶白富美,睥睨天下,走上人生巅峰!此外他还有七个如花似玉的师姐,个个都把他宠上天!“哎……师父,山下师姐们太猛了,还是让我回去吧!”
我有五百块
巫师领主:我能创造魔神
巫师领主:我能创造魔神
巨龙之翼划破长空,在山间洒下片片阴影,阴影之下,额间飘扬着缕缕火焰的小鹿越过溪流,扭头看向远方,那里,是一片神奇的领地......碧绿的平原上,一间间房屋秩序井然,街道上有一个个一半人形一半是云的蓝色精灵巡逻着,孩童们围绕着蓝色的精灵们嬉戏打闹,不远处的妇人们慈祥的注视着.......一只松鼠抱着一粒松果站在屋顶上,俯视着一片松树林,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似乎在思考它的粮仓去哪了......这片土地的
无赖胖子
修仙模拟千万次:我横推当世,镇压万古
修仙模拟千万次:我横推当世,镇压万古
【修仙+十灵根体质+升级流+杀伐果断+魏武遗风+人间清醒+全能仙艺。】李峰一朝穿越修仙界,沦落凡俗界奴仆,直到开启血海模拟器,人生陡然发生转变。只要消耗寿元,就能无限模拟人生。从而预知未来,趋利避害,获得模拟中的各种人生经验。【本次模拟结束,宿主可以保留以下选项!】【二十二岁的筑基修为。】【二十二岁的二阶炼丹经验。】【二十二岁的二阶制符经验。】【二十二岁的二阶阵法经验。】【二十二岁的二阶制傀经验。
清鸣天幕
签到成仙,我被八个绝色师姐曝光
签到成仙,我被八个绝色师姐曝光
陈小庆降临仙侠世界,开启超凡签到系统,在八位绝世倾城的师姐陪伴下,签到成仙。面对妖魔二族掀起的大战,鬼族蠢蠢欲动,妄图入主玄道天世界。我,陈小庆,以无敌之姿镇压妖魔万族,拯救天下苍生。这,妖魔万族,可有接我一指大能强者?这,诸天万界,可有胜...
说书不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