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罢午饭,三姑带着不情不愿的兰花,以及兴高采烈地八一,还有无所谓的大姐庆文革一起去看房子,随行的有三舅爷、三舅奶、还有翘班的海燕小姑。
海霞姑姑去上日语补习班,海红姑姑去打短工,很遗憾不能同行。
“八一,要是买了房子,你家在市里有了落脚点,户口也能转过来,你干脆留在这里上学得了,咱们市里小学就开始学习外语了。”海燕小姑拉着八一的手对她说道。
“嗯?有了房子就可以落户口?”八一停下脚步问道。
“是啊,在市里有了房子就可以落户口。”海燕小姑重重点头,“到时候你就在这里上三年级,咱们这里三年级就有英语课了,你不是爱学外语么,正好不是。”
“这里三年级就开始有英语课了?”八一低语,没想到旅大这么早就已经在小学开设了英语课。
“是啊,从去年开始的,我上学时都没有外语课,现在每天晚上要上夜校去学日语。”海燕小姑非常遗憾地说,“唉,岁数大了,学点东西可费劲了。”
“小姑,日语好学么?”八一问。
“还行,我们夜校老师说在所有外语当中日语最好学,日语入门特别容易,只是越学越难。”海燕小姑回答,“我告诉你啊,那日语就像把咱们的汉字拆开了一样,有时候还会出现完整的汉字。我真怀疑日本原来就是属于咱们中国的,他们也是中国人。”
八一“咯咯”笑了起来,猛点着头说:“日本人总是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徐福。”
“哈哈哈,徐福——那个太监,”海燕小姑捂着肚子笑个不停。“太监怎么能有后代?”
原来,三姑的公婆住在北京街,紧挨着中山公园,确实离姨奶家不太远,离露天市场(也就是破烂市场)更近,出去买东西买菜很方便。
这是一个独栋的小二楼,看不出是什么结构的房屋,因为外面抹着灰黑的水泥。它的房顶不同于旁边尖顶瓦沿,居然也是用水泥抹的平顶,这可是非常少见的。
八一猜测当初主人之所以这样建,应该是为了晾晒粮食、干菜之类的方便吧?
小二楼不太大,但是楼上楼下全算下来也有将近二百平方了,还有一个小小的独立院子,这在拥挤的市场后面已经算是难得的了。
“这房子很久了吧?保养的可真好。”兰花摸着通往二楼的木楼梯说着,木楼梯刷着红油,看起来很打眼。
“那可不,解放前盖的呢,我们自己家住,一直养护得很好,从来没有让它漏过雨的。”老太太拉着兰花东瞧西看,详细地介绍着,“你看这墙头,在看着楼顶都是用水泥抹的,一点也不带漏雨的,下面铺了一层油毡纸,用黄泥抹上又加了一层水泥,可花了不少功夫呢。这要不是去儿子家帮着看家做饭,我真不舍得卖呢。”
“三姑,这小楼得多少钱卖啊?”八一小声问道。
“五千元,你家要是买的话就给四千五。”三姑回答,老太太听到了有些不大高兴,但是也没有说什么。
“五······”八一伸出一个巴掌来。
她有些不敢相信,怎么说这都是个小二楼啊,虽然年代有些远了,但是看起来还是很结实的,才要五千块钱,这也太便宜了吧?
“哎呀,小宝贝儿,这可是便宜透了,我们家的位置多好啊,出门就是市场,你想买啥有啥,还都很便宜的,非常方便的。这是我们自家的,也没有那么多的麻烦。”老太太误会了,以为八一嫌贵,立刻上前搂着八一,好像狼外婆哄骗小红帽一样诱惑起来。“你看看哈,先不说别的,就是菜钱一年都能剩下老钱了。不愿意做饭的话,出门之后买啥的都有,油炸糕、炸麻花、炸鸡蛋、芝麻烧饼、还有炒焖子,这个市场里卖的炒焖子那叫一个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