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陈硕真率领的这支“叛军”,其实大部分都是挥着锄头的农民,在婺州和扬州的南北夹击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土崩瓦解。
十二月初,捷报就传到了京城,斩杀叛军首级数千,俘虏近两万人,“文佳皇帝”陈硕真和“仆射”章叔胤也同时被俘。
但在处置叛军的问题上,李治和大臣们又起了分歧。
“陛下,这些叛贼犯下谋逆大罪,罪在不赦,应当明正典刑,以正视听,同时震慑其他宵小之徒。臣提议,贼首陈硕真凌迟、章叔胤腰斩弃市,其近亲斩首示众,其余投降或俘虏的叛军及家人,皆刺配流放。”
这是中书令柳奭的进言,其实,也是长孙一系大部分官员的意思。
但李治不置可否,直接甩出了秘密调查的奏报。
“睦州官员隐瞒灾情,擅自摊派赋税,致使当地民不聊生。是以陈女一朝反叛,竟然有数万人群起响应,此等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欺君罔上,才是祸乱根源!”
“传朕旨意,自刺史以下,睦州当地大小官员,悉数就地革职,押解进京,由大理寺审理其渎职枉法之罪。”
证据在前,加上睦州确实出了大乱子,朝上也没人给这些官员求情。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追问了一句:“睦州刺史枉法之事,自可按大唐律惩处,但陈女自立为帝,纠众叛乱,才是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绝不可轻纵啊,陛下。”
“谋逆之罪,自是罪不容赦,但杀人容易,收拾民心却难。如今睦州先逢天灾,后遭兵祸,若再将这几万人流放,当地会是何等萧条景象?百姓又会作何感想?诸公可曾想过?”
这句话问得百官也是面面相觑,倒是褚遂良问了句:“陛下所虑极是,那按陛下的想法,该当如何?”
李治的想法就是一句话:首恶伏诛,余者尽力宽宥。
“陈硕真和章叔胤身为贼首,自是要处死,只是当众凌迟、腰斩却是不必,近亲及心腹流放即可。至于其他叛军,主动投降者可直接回家,死战被俘者罚三年苦役。”
“陛下,这样处置,会否太过宽纵?”
“还是那句话,失民心易,得民心难。这所谓两万叛军,就是两万个青壮劳力,背后就是两万户家庭,十几万人口。他们也是大唐百姓,是朕的子民!”
李治痛心疾首,一番话振聋发聩,“若不是走投无路,他们为何要放下农具,拿起刀剑铤而走险?这是朕之过失,也是诸公失察。传旨下去,减免睦州等地三年赋税,以安民心。”
文官那边本还想再争一争,奈何司空李积直接跪地高呼:“陛下仁厚,泽披万民!”
而新上任的司徒——徐王元礼也是如法炮制。
眼见武将和宗室都站在陛下那边,其他人也只得悻悻作罢。
李治打量着他们的表情,心头冷笑:
这些人表面叫嚣着要杀鸡儆猴,严惩叛贼,其实暗地打的什么主意,当他不知?
别的不说,若真将这两万“叛军”并其家人全部流放,那他们的田地该怎么办?要么贱卖要么抛荒,最后免不了被豪族世家兼并。
这殿上又有多少人,会因此获益?
这算盘打的,他离得八丈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