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光线有些暗,身边偎着软玉温香,锦被里的体温暖暖的,温馨又舒适。听着外头沙沙的雨声,李治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忽然有了想倾诉的欲望。
“其实当年,我曾犹豫过。”
萧筱抬头看他,没有出声,只摆出一副静静倾听的姿态。
李治还是皇子时,就察觉从中央到地方,各大世家势力盘根错节。这些大族动辄传承几百年,历经数朝,树大根深,他们对朝廷的敬畏,远远赶不上对家族的忠诚。
假以时日,必是心腹大患。
但时人皆重门第出身,皇家联姻也不例外,先帝为他纳的王氏和郑氏,都是出身“五姓七望”。他当时已准备争夺太子之位,所以不愿让她们诞育皇嗣,以避免日后外戚干政。
因此,李治的前三个儿子,都是宫人所生,但这也成为政敌攻讦的话柄。入主东宫后,他需要血统高贵的继承人,也要暂时稳住世家,在百般思量后,才从兰陵萧氏和弘农杨氏中择了两人入宫。
一个是南方望族,却在关陇之地没有根基,另一个已经败落,成了二流世家。比起王、郑两家,要好掌控的多。
“萧氏和杨氏进东宫一年后,双双有孕,两人的差别便渐渐显露出来。她们俩都不算聪明人,但萧氏她有起码的防人之心,而杨氏,她太容易轻信,这样的性格,其实不适合在后宫生存。”
萧筱知道原身的性情,萧晴柔因为自小被宠惯了,根本不可能被一些小恩小惠打动。在她的概念里,其他嫔妃都是情敌,情敌送的东西,面上笑嘻嘻收下,转头就全扔进了库房。
至于杨静宜,可能是从小缺乏关爱,才会这么容易就被郑氏笼络了去。
“而当时的我,太子之位并不稳固。我从不是先帝属意的继承人,不管是前太子承乾,魏王泰、吴王恪,在他眼中都比我合适。”
说起往事,李治语气淡淡,没有什么波动:“东宫里也是遍布眼线,有世家的,有宗室的,更多的,是来自先帝。我必须做个无可指摘的储君,只能‘用弱’。”
萧筱想起来,好像在某部电视剧里看过,太宗立了李治后,转头又后悔了,想改立吴王李恪,结果被众臣反对才作罢。
所以说太子真是个高风险的位子,只能进不能退,看起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一旦被废便是粉身碎骨。
李治那几年应该也是如履薄冰,所以才更要保证后方安稳吧。
“郑氏的作为,我都一一看在眼里,却碍于种种因由只能袖手旁观。从那一刻起,我心里就已经放弃那个孩子了,杨氏她怨怪我,也是理所当然,可现在就算重来一次,我也只能如此。”
萧筱静静听着,此时却道:“既你明知孩子保不住,为何要去看,又为何要给他起名呢?九郎是天子,但天子也有七情六欲,没什么羞于承认的。”
李治的双臂紧了紧,没有回答她。
“杨氏失子后一蹶不振,我便一力扶萧氏上位,给了她宠爱、子嗣、位份,让她成为后宫足以抗衡王氏的存在。只是后来,在生下光明奴后,她也开始有意无意地提起家族的存续,父亲的官位,兄弟的前程……”
李治轻笑一声,“也不知是她变了,还是我一开始就识人不清。”
“那是因为对这些后宫女子来说,红颜弹指老,君恩如流水,能一直依靠的,除了子嗣就是家族。”
萧筱倒是能理解,“帝王的宠爱注定不可持续,她们自然要为自己寻找后路。”
“那你呢?你的后路是什么?”
“我?”萧筱指了指自己,笑了。“第一,我不是兰陵萧氏女,没有要顾念家族的想法;第二,我有一技之长,虽然靠着陛下的宠爱在后宫生活,但在精神上,我仍然是独立的人格。”
“更何况,咱们可是击掌盟过誓的。你的承诺,就是我的后路。”
李治心中震动,久久凝视着她。
但她眼睛亮了亮,忽而又道:“当然,要是九郎你愿意,咱们白纸黑字签个凭据也不错。”
李治眯了眯眼,“什么凭据?”
“如果有一天,你违反约定,或者想提前解除结盟,可以给我一些精神补偿。比如说,让我出宫,在长安或者洛阳置一所大宅院,再给我一笔丰厚的补偿金。唔……”
萧筱板着手指越说越来劲,兴致勃勃一抬头,就被李治掐住了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