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夺舍了隋炀帝

第613章 魔子无天

李天王听了面色一冷,看着杨广说道:“隋皇,我们来的时间是不对,但你们也是天庭的一员,大家都是为了洪荒效力,没有必要带着情绪吗?战功大家一起分,何必说出这样的话呢?那魔帝、魔王都是死于隋皇之手,天庭是不会不认账的。”

杨广听了面色平静,并没有说话,天庭已经腐朽了,这些神灵们也失去了进取之心,才让魔界渗透进来,现在连丹界都陷落了。明显大变在即,这些神灵们仍然无动于衷,认为三界再怎么乱,有道祖在,有几个圣人在,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封神榜在,就能永生不灭。

包括眼前的李天王也是如此,肉身成圣,进入天庭之中,师出名门,原本有大好的前途,可是现在也不过是太乙,战斗力还不如杨广。

这个时候的他,还认为杨广和他一样,是在争权夺利,这样的神灵,你是劝不动他的。

“传令下去,五万天兵天将打扫战场,其余的兵马跟随本帅向东剿灭魔族。”李靖意气风发,手中的令旗挥舞,巨灵神为先锋,哪吒坐镇中军,百万天兵天将鼓噪而行,向东追杀而去。

“两位,本帅先行一步,两位在此稍候。”李天王脸上带着一丝得意,你神通广大又能如何,在这个时候,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听命吗?

琼霄仙子看着李靖得意的模样,就想上前和其厮杀,却见云霄仙子摇摇头,只能勉强压住心中的怒火,一双凤目死死的望着李靖。

杨广风轻云淡,双目望着远方,一双慧眼中迸射出神光,一金一银,宛若大日悬空,太阴映辉,静静的看着远方,在他眼中,远处一道道魔气直冲霄汉。

“前方有大魔,已经等候多时了。”杨广忽然静静的说道。

“大魔?难道比南方魔帝还要厉害?”云霄顿时吸了一口气。

“是厉害,但也不厉害。”杨广想了想,说道:“对方的法力或许不如南方魔帝,但手段不一样,这次恐怕李天王要倒霉了,可惜的是,我们却无能为力。”

“那现在该怎么办?”琼霄询问道。

“见招拆招吧!下令大军集结吧!”杨广看着九天之上,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这些天神们自以为能将一切掌握在手中,却不知道敌人远比这一切都要强大。

琼霄和碧霄不敢怠慢,赶紧集结大军。

“轰!”一声巨响,整个丹界为之震动。

一道道血红色光芒平地生出生成,将整个天空都给染红了,狂风席卷苍穹,带来了一丝诡异的气息,云霄等人顿时感觉到自己的神力不受控制,纷纷脱体而出。

“放肆。”杨广头顶之上现出五色华盖,将云霄三姐妹笼罩其中,周围荡起一阵阵涟漪,一个又一个的空间出现在周围。

“布天罗地网阵。”杨广右手挥舞,斩天剑上现出阴阳二气,煌煌天威从天而降,剑气蔓延千里,一剑呼啸而下,顿时将大地斩出一道沟壑出来,强大的剑气,冲散了虚空中的魔气。

“隋皇好剑法。”一个清和的声音传来,就见对面虚空之中,一个俊秀的年轻人缓缓而来,一头黑色长发披肩,身上穿着黑色的道袍,相貌儒雅,如同清风扑面,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精彩纷呈宋王朝
精彩纷呈宋王朝
拨开迷雾看宋朝真实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王安石、司马光谁对谁错?岳飞为什么被杀?赵构为什么重用秦桧?韩侂胄是奸臣吗?贾似道真的一无是处?文天祥是怎样一位状元?等等等等
山谷吹风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退役军人李飞宇穿越到异界,成为了抗日英雄李云龙的结拜兄弟,凭借超级军备系统,他在战争中大杀四方。鬼子?来一个杀一个,老巢都给你端了。特战小队?试试我军备系统的厉害呗。想杀我兄弟?那你怕是没见识过我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厉害。……欺我中华者,必诛!
卫家报国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穿越大秦,明远苦头吃遍。于是乎索性摆烂,冲到天子车驾前,当场自曝身份。始皇帝:“什么?真万世基业,竟然二世而亡!”“奸人赵高!也敢霍乱朝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罗马、希腊竟敢自称帝国?”明远怀抱娇美公主,坐拥金银无数,无比诚恳道。“陛下,小婿我可是穿越来的,我能骗您?”
书君来也
崛起在漠北
崛起在漠北
书中主人公无意中穿越回到明末,成为大明辽东开原总兵的儿子。在明清的萨尔浒决战中因父亲所部战败失城惧怕朝廷惩罚,在清军的步步紧逼追剿下,不得已主人公父子和开原诸将领率领开原守军及百姓,迁徙到漠北的布里亚特草原立足(今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外贝加尔地区)。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团结、征服、融合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的北亚诸民族,然后西逐俄罗斯,东灭满清政权……并最终奄有整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亚
当时明月在99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天下间,万物皆有。蛊师以蛊虫的诡异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武夫以罡气大杀四方,生命力旺盛,甚至说是恐怖。修士魂入天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心。天下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是百万丈竹尺探不到底的江。朝廷便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船,若是大海平常,少风少雨,便可安稳。若是风起云涌,一刻的大意,便是顷刻颠覆。
又是二十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