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古月的神奇,王校尉等人不敢出声反驳。
他们中从来没有人见过两个轮子自己跑的车,也没见过不用火就能这么明亮的光,还有现在浮现在他们面前的图片影像,那么真实,真实得让他们反胃想吐。
看着一幅幅自动划过的图片,上面血肉模糊的惨状,一看就是山越国的百姓打扮。
王清丰强忍着怒火,问道:“古姑娘,你说,这些是春永县的被害者?为什么我没接到李乐的奏报?”
古月听到李乐的名字,嗤笑道:“他?”
古月摇头接着道:“这个人,不行。”
这个,可不是她的主观评语,而是事实清楚地摆在那。
王清丰目光闪了闪,沉声说道:“我知道了,回去我会处理的,辛苦古姑娘了。”
想到这里一言难尽的察举制,古月背手叹息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嘛,怯如鸡。”
看看李乐干的好事,哪怕他有点作为,也不至于枉死了那么多无辜的百姓。
王清丰身子一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似歌似赋的东西,但是,它为什么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山越国官场的弊端?
他却不知道,这首歌谣,只是古月听系统抱怨时念过一遍,觉得好听,记了下来的。
那些倭奴国人被一个个抬着扔上了牛车,王清丰抓紧时间请教:“依古姑娘所言,这要怎么样做,才能还本国一片清明的政治?”
清明的政治?什么鬼?
古月哪里懂得当什么政客指导。
系统看了都替她的智商着急,“科举制告诉他一下呀,笨!”
太先进的全民选举,在这里也不适用啊!这里可是君主制。
但是科举制度,在华国可是存续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还影响了周边的一些国家。
古月被系统科普了一下,便简单跟王清丰讲了讲两个制度的利弊对比。
察举制,容易出现沽名钓誉的人,形成地方集团,沦为变相的世袭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大权都掌握在门阀贵族手中,不利于中小地主阶层的发展。
其实,现在山越国因为长年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国家的赋税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沐天德登基,他就开始在国内推行类似均田制的制度。他主张将无主的土地交给农民,农民缴纳租税,十年后便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
百姓因为沐天德轻徭薄赋,有些人手脚勤快又家中人口众多的,交完租子有时还能剩下很多余粮,这些粮食卖掉后变成钱,但是他们拿着这钱在手里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要是这些富裕的小地主拿钱请了先生教育后代,而后代有了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这样就可以削弱地方势力,又和皇帝的利益诉求相吻合。
这难道不是双赢的局面吗?
科举制度要讲起来啰嗦又冗长,王清丰不敢放古月离开。这种全新的东西,只凭他一个人的见识,他哪里敢就这样大胆地上折给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