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担忧地看着他,心里顺便又把东瀛和江南那边的人骂了个边,朱瞻基摇摇头。
“放心吧,那么强的毒,都没把我给弄死咯,我命硬着呢,老二、老三,近日你们勤快些,多去军营练兵。”
“英国公还在交趾那边,他是在战场上厮杀惯的老将,又熟悉那一带的地形,定然能好好辅佐你们。”
“孩子们,咱们大明的土地,能不能更大些,中原的百姓,在大旱之年,能不能吃饱粮食,就看你们的了。”
朱瞻基实现了让大家没被饿死,但能不能吃饱,得让后代来办,这辈子,他干的已经够多了。
他的身子不要紧,要紧的是孩子们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这可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绝对不能浪费了。
宣德十三年,六月初,内阁大学士还有督察院的少年言官们,齐齐上书,表示希望皇帝向藩王们征税。
关于利弊,大伙更是列了好几十条出来摆着,个个言辞激烈,恨不得皇帝马上下旨收王爷们的税。
皇帝非常为难,借口没有藩王上税的规矩,可官员们一个个都不肯作罢,皇帝只好躲避要退朝。
没成想,大臣们居然直接上前拦皇帝的去路。
消息传进汉王府,朱高煦正在自家后院垂钓呢,闻言直接就气得把手里的鱼竿给掰断了。
“这个狼崽子,又跟咱们玩儿这套。”
克扣了他那么多岁俸还不够,现在又想让他上税,他本以为自己大哥已经是非常小气了。
谁知,这个大侄子才是最小气的,扒完江南那么多有钱人不算,连自家人都盯上了。
“王爷说什么呢?”汉王妃不懂,只是轻声地道:“陛下还没有答应呢,是大臣们咄咄逼人。”
她觉得,皇帝待他们一家,还是非常亲近的嘛。
“你是不是傻?”朱高煦低声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哪次我们这些藩王失利,不是皇帝被文官‘逼’的?”
“你在好好想想,你那个皇帝大侄子才刚刚抄了江南,整整十二家贵族,你觉得他会被文官逼迫吗?”
若说他从前有点相信,那是他傻,他现在算是把朱瞻基给看明白了,这压根就是忽悠人的把戏。
“啊?”汉王妃不可思议道:“你是说,陛下是装的,这是他示意手下人这么说,应该不会吧?”
他可是皇帝,九五至尊,理应光明正大的才对。
怎么会,用这种没道理的心机呢?
“老爷子是什么人,你忘了?”汉王翻了个白眼,吐槽道:“体面是什么东西,朱家哪个皇帝要过?”
“他是老爷子教出来的,脾气秉性自然也是像的,你指望他是个好人,还不如指望老虎不吃人呢。”
光是想想,他就觉得肝疼。
“那咱们怎么办?”汉王妃问道:“这税咱们上不上?”
“你说呢?”朱高煦没好气道:“咱们又打不过他,想好好过日子,这钱,想给也得给,不想给还得给。”
早知道有今日,当初大嫂有身孕的时候,他就该扔个西瓜皮儿,让这小子压根不能出生。
哎,可惜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