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这个小机灵,不怪太宗朱棣从前最是喜欢他。
只听他道:“臣觉得,太宗皇帝当初也不过是为了,暂时震慑住江南那帮人才不得不为之而已。”
“如今大局已定,若是赦免那些人,想必太宗在天有灵也是高兴的。”
“至于补偿,臣觉得,其实朝廷大可不必补偿,世代为奴,本就是不义之事,朝廷这是解救万民,为何要给补银子?”
“臣觉得,天下的黎民会感念陛下,邪不胜正,贵族们再怎么不满,定然也是比不过百姓之拥护的。”
不满就不满呗!
他们有炮么?有抢么?有军队么?百姓会支持他们么?
没有就闭嘴!
果然,这番话让朱瞻基眉飞色舞,立刻指这他笑道:“好你个杨勉仁,不错,甚得朕心。”
小朱有个毛病,他高兴了就会喊大臣们的字,比如杨荣的字就是勉仁。
心情一般的时候喊名字,不高兴了就喊人家官名。
杨荣一听,就知道自己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于是再接再厉,拱手表忠心:“臣愿意,从臣做起,解散世仆,把臣的良田分给他们耕种。”
不就是良田嘛,只要皇帝高兴了,以后还能少了他的吗?
当然,他的世仆也就那么七八家,就算一家分个五亩地,他也还有近八十亩的田地呢。
怕啥?
杨荣是内阁最有钱的,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朱瞻基也没跟他客气,不过还是象征性赏了些东瀛拿回来的,唐朝时期的宝贝。
杨士奇他们自然紧跟其后,跟几个奴仆比起来,自然是官身要紧,孰重孰轻他们还是分得清楚的。
新政推行的风头还没过去,紧接着贱籍制度的废除,让整个大明都有点懵,随着军户制度也给废除了。
“陛下有旨,废除军户籍,恢复军户普通良籍。”
“军卫所的田地全分给军户耕种,一户人家四亩地,军官百户可留六亩,千户可留十亩,多出来的全部充公。”
“所有军户登名造册,分的田地不允许买卖、抵押,凡有违者,仗一百,家中所有土地充公,没收卖地所得银两。”
“感念于大家对朝廷的奉献,朝廷特免除原军户前三年的赋税。”
“自即日起,所有军户可以科举、从工、从商、从农。”
“但希望,若是国家有难的话,儿郎们能踊跃报国,为大明边疆的安宁贡献一份力量。”
这是大明日报编辑的大白话,军户们听着那叫一个激动。
虽然现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地位比明末时候远远要高出很多,可他们日子过的如何还是要看运气。
遇到个好军官还好说,若是遇到个不好的。
那日子可就难过了。
再说了,若是可以,谁愿意让自己的后代生生世世当兵鲁子,靠卖命来过活日子呢?
他们难道不想享福,不想让儿孙科举中第、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