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敞一下子来了精神,借着微弱的夜光,鼓捣半天,倒把这块砖给取了出来。又伸出手,探进这墙洞里,张开掌摸了摸,触手所及,不像砖石,拿指头轻轻敲了敲,声音中空,竟像是个木盒子。
这杨敞心知有异,不禁大喜,哪里顾得会不会脏了卧榻,探着木盒的形状,三下两下,就拆走了上下左右好几皮砖,然后摸着这个木盒的边,轻手轻脚的取出了盒子。
一上手,杨敞心里就有点小失望。这个盒子摸着不大,分量更是不重,不像是藏得了多少金银。
只见他找了面光墙,面墙而坐,又取来罩衣,罩定面前,围出一个小小的空间来,然后才在遮围内点亮了一盏小油灯。这套做法,全是为了遮蔽灯光,避免众昆仲在屋外见而起疑。
做定这一切,杨敞才打开这个小木盒,只见盒内别无他物,只有一面玉璧。
汉人重玉,尤其对玉璧这种重器,更是极为看重,所以像杨敞这种世家子,只要稍微好学一点,至少都是半个玉器行家。
杨敞初生之时,杨家虽已夺侯,但当时家中,还不是现在这般穷困潦倒的模样,所以他还算见了不少世面。对于玉器,虽然称不上精通,却也当得起一句颇有见识。
借着昏暗的油灯,杨敞细细端详了一番,又伸手细细触摸。只见这面玉璧甚大,径长一尺有余,需双手握持,故称拱璧。
玉色苍青,纯正无杂,研制精美,堪称上上之品,除非是祭告天地这般大祭,一般不会轻用。但让杨敞大吃一惊的是,与一般大祭用璧不同,这块玉璧,一面做谷纹,另一面却做蒲纹。
按上古祭礼,在大祭中,谷纹璧和蒲纹璧寓意不同,分归不同的人手持。
谷物能滋养万民,故称谷能养人,这是暗示持之者长于内政,也是劝勉持之者,要勤政善政,惠民养民。
蒲能编织成席,供人安坐,故称蒲能安人,这是暗示持之者精通武事,长于平乱,也是劝勉持之者能镇抚一方,保境安民。
因为这养人安人,在朝堂之上,二者各司所职,各有所属,不会专任一家,所以向来没听说大祭中用的玉璧,既有谷纹,又有蒲纹的。
捧璧在手,杨敞不禁心驰神往:当年又是何等人物,才堪手持此璧,进退于明堂之上,周旋于公侯之间?
取开这面拱璧,才发现下面还压着一叠叠好的布帛。杨敞将布帛展开,铺在盒子上,却见原来是两块布帛,分别只画了一幅画,画作一角,还各有四列十六个字。
杨敞一打眼,只见那几个秦篆写得歪歪扭扭,间架散乱,其中又有十多个字以圈圈叉叉替代,显见是书写者不识写法。
再看那画,又画得颇为粗笨,毫无专业训练的痕迹,绝非画工所为。看这字与画的笔意,下笔利落,笔力粗旷,用墨重黑,无有层次,横竖曲折,不分粗细,倒是颇有武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