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那名贼首一步一摇,也从前院走了过来。
与部众都是一身短打不同,这贼首竟是个文士模样,三十多岁,身着长衣,头戴儒巾,眉眼之间,斯斯文文,眼睛极为灵动深邃,波光流转,神采隽秀。
只是居移气,养移体,他终日与水贼相处,脸上已经颇有几分草莽气,满眼里的沧桑苦闷。
那贼首瞅了一眼草垛边那条死去的野狗,又走到我们面前,正眼打量了我们半晌。
突然他“嘿”的一声,笑了起来,这阴沉的一声笑里,又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得意。只见他一拱手,说道:
“陶元亮先生,别来无恙呐?”
接着,又转头看了我一眼:“哦?先生什么时候新收的弟子?还是这么个蠢笨的和尚。”
我大感诧异:陶先生固然大名鼎鼎,但他生性并不喜欢抛头露面,也就有数的几个士族子弟常有来往。
因此,很少有人能识其相貌,而这个贼首能一语中的,叫破他的姓名。
难道他在孙恩军中竟然也有故交?
只见陶先生也拱拱手,回礼道:“卢元龙先生,数年不见,没想到你竟然效命于孙恩了。”
原来这个贼首就是卢循。卢循,字元龙,出身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是当时一等一的高第。在当时,“崔卢郑王”四姓,自魏晋时起,就并称“四姓高门”,经数百年涤荡,其族不衰。
到唐太宗时,李唐皇家与其联姻,甚至都被视为李家去高攀了他们。
皇室因此心中大不欢喜,但也不得不尊重习俗,只是在修订《氏族志》时做些手脚,将自家的陇西李氏和同出李矶一脉的赵郡李氏,共同纳入高第,形成“五姓七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