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的考生都知道,考试前一天要吃清淡饮食,不喝茶。
再次检查考试用具,夜幕降临就早早睡觉。
睡不着也要睡……这点事就紧张得失眠,以后还能担什么重任?
次日四更,店家逐一敲门唤醒考生,陪考的书童连忙奉上提前准备的早饭。
晏鹤年父子互相戴上崭新的方巾,用力扎紧,异口同声:“不会落地!”
走到这一步,连功名看淡不服就干的晏老六,都希望榜上有名。
汪德渊和杨仲泽互相绑着方巾,谁知杨仲泽手一抖,汪德渊的方巾落在地上。
杨仲泽脸色一变,连忙道歉……汪德渊摆摆手,笑嘻嘻地说:“这叫及地,状元及第!”
这个时候一定要讨一个好彩头。
纳监花了三百两,坐监的花销、获取乡试资格,前后花了近五百两。
在乡下,五百两够娶十几个媳妇了!
想一想十几个媳妇在面前,不举岂不是亏大了?
吃过早饭,考生和陪考的亲友提着考篮、灯笼出征。
离贡院还有两个街口,已经水泄不通,嘈杂得像过年赶大集。
“一想到这么多人里面,只有一百多人中举,我就觉得慌。”杨仲泽紧张得发抖。
晏珣轻轻拍拍他的手臂:“深呼吸……你忘了我教过你?备考要紧张,考试要放松。你这种状态,手一抖,墨污了卷面,就全完了。”
杨仲泽深呼吸几下,朝晏珣感激地笑了笑。
其实,晏珣也慌。
但想一想他们上阵父子兵,中举概率比别人高一倍,又淡定些。
这时,忽然听到前方贡院礼炮响,考生们紧张议论:“要进场了吗?那么早?”
众人紧张地加快脚步,互相拥挤,有些人的考篮都掉在地上。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大声说:“大家别挤,进场还早呢!这三声炮是贡院开栅门,等下三炮开大门,再来三炮开龙门……然后在至公堂设香案,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场镇压……”
众人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放缓脚步。
晏珣站在不远处,客气地招呼:“这位兄台……看着不像是来赶考的?您怎么称呼?”
年轻大哥笑着说:“我是苏州人王锡爵,上一科乡试中举,这次是送同乡赶考。”
噗……王锡爵。
晏珣这个历史渣都觉得名字耳熟,将来一定是高官。
旁边有人说:“他是苏州大才子,上一科南直隶乡试第四名,《春秋》经魁。”
其他人敬仰地望过去,特别是本经《春秋》的,相见恨晚啊!
南直隶藏龙卧虎,晏珣早有心理准备……老爹也是一头猛虎,不用怕~~
说到底,能走进贡院的,除了汪德渊,哪个不是大才子?
杂乱议论声中,考生来到了贡院外,龙门果然还没开,离进场时间还早。
各府已经立起旗杆,吆喝本府考生排队。
晏家父子、杨仲泽向扬州的旗子走去,汪德渊走向国子监的旗下。
府学教授安如景提前来了,站在前方鼓舞士气:“要自信、要谨慎,文以载道、不谗不媚,都打起精神来!”
“是!”
晏珣好奇地问:“教授,你什么时候到的?”
王德铭也说:“早知道,请您跟我们坐同一艘船。”
安如景淡然回答:“前日到的。我才不跟你们一起走,跟一群鸭子似的,吵死了。”
秀才们哈哈笑:“我们是鸭子,教授就是赶鸭的。”
扬州的队伍旁边就是苏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