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撤离,持续了大约半年,穆兰是在三个月后撤离的,这里华民数量少,撤离比较快速。
穆兰离开前,哈维利来送穆兰。
这是自上次对话后,两人第一次见面。这期间,穆兰处理各种事务,哈维利都没有出现过,不过穆兰清楚,哈维利在其中提供了帮助,所有需要当地配合协调的事项,都很顺利。
“希望有机会再见,”哈维利这次没有带鲜花,他带来了一个小盒子,打开小盒子,里面是一个木制的小教堂。“这是我自己用桦木做的,希望你能收下。”
穆兰看了看这个木制的小教堂,看得出,制作者不是能工巧匠,很多地方处理的不完美,但打磨的很是光滑,也尽力在还原细节。
“谢谢你,欢迎你到华国来。”
穆兰回到祖国并没有休息,事情很多。
看似各国的大使馆都在撤离,因为灾害还在持续。生存问题,哪怕还未直接影响到每一个老百姓,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依靠救济才能获得生存资源,越来越多的人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
各国领导已经将生存放在了第一位。是的,原本是对抗灾害,或者在灾害中获利。现在是如何生存下去。
原来的发达国家,想着以自己的储备可以保证自己国民生活几十上百年没问题,心思全部都在如何在灾害中获利,十多年连续不断的灾害让他们逐渐发现,他们所以为的储备,远远不够。
储备的金钱,好像已经不能换取想象中的物资。
储备的粮食,因为事先考虑也就是够全国人口两三个月的储备量。不要觉得少,一般发生灾害,很难是全国性的,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严重的灾害,需要粮食支援的也不会是全部人。
那么这些粮食可以支撑至少几年,而且,其他产区也会生产粮食,可以填补空缺。一、两年后灾害地区也已恢复生产,粮食就不会紧缺。
最糟糕的情况下,如果本国大面积粮食减产,还可以从国外进行采购,获得国际组织的救援,就如同埃塞尔比亚大饥荒,连续多年全国性、甚至黑州大半都陷入干旱缺粮的情况下,在国际救援的帮助下,最终挽留了八百万人的生命。
而现在,十多年了,灾害涉及面积几乎都是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的,后续的生产跟不上,产量每年都在大面积缩减,连年的欠收,根本就是年年需要补贴,已经捉襟见肘。
至于国际粮食援助?短期、少量,可能还行,长期大量的?自己都饿肚子呢,如何能大量支援。
储备的各种生产线,因为水涝灾害,因为动能不够,大部分无法正常启动,少部分因为原材料的缺乏,也无法正常运行,勉强开工的,生产出的物资也远远不够。
各种军备仓库里的物资都被取出了一些,除了确实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的,受灾害影响的人越来越多。
海平面上升,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中第一个倒下的那张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