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孙晓的家发生了很大变化。
临街的东厢房经过改造,只隔出了一小间继续做厨房,剩下的一大间经过装修变成了一个小卖部。出售各种生活日用品,父女俩有了非常稳定的收入。
而且,大家都发现,自从过继了孙晓,敬亭叔每天都容光焕发,越活越年轻了,就连以前半秃的头顶,都长出了乌黑的头发。就跟逆生长一样,现在看着也就剩30来岁了。
爱开玩笑的大哥们,跟他说:“叔,再过几年,你是不是就剩20岁了?”
可不是吗?原来站一块,还能看出敬亭叔比他们大,现在,人家看着比他们还年轻了。
孙敬亭摸着脑袋嘿嘿笑:“不至于不至于。这不是每天高兴嘛,一高兴,人就显得年轻了。”
“那也没见过把脸上的褶子都高兴没了的啊。”大哥们语气那叫一个酸。
别说敬亭叔了,就连绝户奶奶都年轻了啊。以前头发几乎全白了,现在都半黑半白的,整个人也每天乐呵呵的,看着精神的不得了。70岁的人看着跟五十岁似的。
本来大家是酸得不得了的,但是再看看孙明生夫妻俩略微佝偻的腰,瞬间就自愈了。惨还是那俩惨。
这两年,大家跟着一起养鸡,做小生意,也都赚了不少钱。就他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跟着大家一起干,跟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92年,孙晓跳过育红班,直接上小学。这时候的学费已经涨到15块一学期了,另外还要单收杂费。再加上买练习本和笔的钱,一个学期,差不多需要50块钱左右。
一年级有两个班,每班有四十多个人,学生从五岁到九岁的都有。
入学并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也不需要限制。事实上很多孩子入学都晚,年龄段集中在七~八岁。
比如孙慧,不知道为啥,比原世界晚了一年入学,现在和孙晓同级不同班。孙慧这孩子心也挺大的,见到孙晓,还会喊声小姑。
也或许,小孩子忘性大,之前的事情已经不记得了吧。反正她们之间的接触,也就是两年前的那一次而已。
上学第一天,班主任桑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1”,问:“谁认识这个字啊?”
孙晓无语,除了她,大家都上过育红班的,问这个不是太小儿科了吗?
老师点了一个叫杨建华的同学来回答。
杨同学长得高高壮壮,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站起来,响亮的说道:“yi”。
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个“一”,问他:“这个呢?”
杨同学思考了一会,大声回答道:“扁担。”
老师被他噎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全班爆笑,所有的同学都向后扭着身子,试图看清楚这位给全班带来欢乐的杨同学长什么样。连孙晓都笑得前仰后合。
老师也想笑,他一边忍着笑,一边用小竹竿敲着讲台上的桌子,喊道:“都别笑了,坐好,听老师讲。”
没办法,不喊不行,大家笑得太大声了,根本听不见老师在说什么。
这个笑话持续了至少三分钟,教室里才渐渐安静下来。
老师问杨建华同学:“你用过扁担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