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的身体比起来,我上学的事只是小事,不读书也能生活,好在老天爷眷顾,家里有了嫂子,你的身体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说完,望向丁珊珊和李博文,尤其是迎着丁珊珊那,真切的关心目光和鼓励,李博宏差点就脱口而出,想说他想去上学,但总还是有丝丝犹豫。
毕竟这里上学堂,每年的束修,价钱不低,那就要为家里增加好大一部分负担。
看他还在犹豫,丁珊珊劝着,“博宏,刚才你大哥也说了,你现在还小,上学是正事,也是你这个年纪该去做的,你尽管去就是,家里的生计自有我和你大哥想办法,不用你担忧,你也看到嫂子多有本事了,怎么会连你上学都供不起,你大哥每个月也都挣钱,别再犹豫了。”
李博文虽未开口,但看着他的目光中,也是这个意思,都是支持赞成他去上学。
迎着家人共同关心支持他的目光,李博宏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犹豫,露出笑容,“大哥,嫂子,二哥,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之前我犹豫,的确是不愿意为家里增加负担。”
“既然这样,那我就听你们的,其实我很想去上学,只是以后,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就要多辛苦嫂子了。”
丁珊珊眼中满是对他的鼓励,笑着说,“这才是好孩子,嫂子不辛苦,你好好去上学,多学些知识回来,每天开开心心的,那才是嫂子希望的呢。”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丁珊珊和李博文商量了一下,决定不用耽误李博文上工,先由丁珊珊带着李博宏,去拜访一下先生。
这里的学子求学,走的都是这个过程,要先带好礼品,去先生家拜见,争取见的第一面,给先生留下一个好印象。
先生大多会相应的考一下这个学生,比如说背几句诗,或是写几个字什么的,看看孩子的资质如何。
毕竟在这里,文人大多很看重名声,尤其是自己开书院学堂的,谁都不愿教出一个成绩差的学生,不然对以后自己再收学生,是很有影响的。
如果先生决定收下这个学生,家里人交了束修,就可以正式去上课了。
反之先生看不上这个孩子,觉得资质不行,那这学堂,自然也就进不去,家长只能带着孩子,另选学堂,就和学校录取学生的程序差不多。
镇上也有几家学堂,但大小不一,教书先生的文化程度也不同。
李博文虽不善言辞,但在这住了好几年,干的又是每天抛头露面卖猪肉的活计,对此都是有些了解的。
便向丁珊珊介绍了这几家学堂的基本情况,学堂一共有三家,其中两家教书先生,都是秀才功名在身,水平一般,但也不算差。
一位三十几岁,还有一位年近五十的老秀才,据说,这两位都是赶考落榜,便自己开起了学堂,维持生计,毕竟在这个年代,文化人还是比较吃香的。
还有一家比较大的学堂,里面的学生也多,不是另外两个学堂的一倍,这位先生听说中过举人,学问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