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得到体现;教育训导,使风俗端正,没有礼就不能完备地推行;分辨事理,判明诉讼,没有礼就不能正确地裁决。”初心给苏二弟解释了一下,便见他眼神明亮的点了点头。
“不要闹你大哥,老二要是打扰你,我就让他回屋睡觉去。”苏母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怕大儿子不高兴,就先说了二儿子一句。
“娘,二弟没打扰我,我见他听的认真就考考他。”初心一边说,一边把苏二弟拉到她书桌前。
苏母抬头看大儿子面上没有一点不喜也就放心了,低头接着缝补手上的衣裳。她不爱管孩子们的闲事,只要老大不介意,老二在后面学两字也挺好的。
初心换了一本三字经让苏二弟念,没想到他竟然一字不差的念了下来。苏翼可不像其他人那样,三字经还要看好久,所以苏二弟绝对不是在苏翼一遍遍背诵中学会的,初心就很震惊苏二弟的天赋。
苏二弟却说,村里孩子天天背这个,就连三妹也能背个七七八八。初心暗骂苏翼上辈子真是一瞎到底了,弟弟妹妹的天赋这么好他竟然一点都没发现。初心决定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带二弟念一会儿书,等他不在村里的时候,他在家还能自学。
第二天,初心先起来在屋里练了一遍拳,然后洗漱换衣,准备去县城给苏父送东西。苏父在一家粮铺里干苦力,做一些搬搬扛扛的活,没有零工挣的多,但一直能干到年底工钱也更把握。
初心背着包袱在路上走的飞快,任谁看他都不像一个文弱的书生。早上看苏母在屋里拿着几个铜钱算来算去,再看看苏翼身上虽然发旧但没有补丁的衣裳,初心便知道苏家能拿出手的都给了苏翼。
世道不好物价就特别贵,坐村里牛车来回就要十文钱。苏父一个月才挣六百文,县城里一个包子就要五文。老百姓是花钱容易挣钱难,一年忙到头也才够温饱。不像她经历的其他古代世界,只要肯吃苦干活,日子就能过的起来。
初心在路上用货币兑换器,换了一些这个世界的铜钱,方便他进镇子里使用。来到县城,初心就往苏父所在的粮铺后门去了。看门的大爷认识苏翼这个县城里最年轻的秀才,以后前途无量即使不交好也不会交恶。
远远的见到初心便喊了苏父出来,苏父见儿子过来看他很是高兴,用袖子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迎着初心快步走了过来。
“爹,娘说天凉了,让我送件厚实衣裳过来。”眼前略有些显老的男人就是苏父。
“这是在河边捞的河虾,你闲时嚼着吃,娘怕你吃不饱还给带了几个干粮。”说着就把身上的包裹和手上的坛子递给了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