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占领朝鲜半岛开始

第366章 李贰在愚弄百姓

所谓更赋,包括\更卒\、\正卒\、\戍卒\三种力役或兵役。

农民每年要为地方服一个月的劳役,称更卒。

正卒为正式服兵役。西汉规定,男子23-56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役或卒役。

戍卒是指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为国家屯戍一年,或到京城做卫士。

“这个王昶,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自作聪明啊。”

李贰心中很疑惑,嘴上却说:“王家主,你对大唐了解太少。我唐军实行征兵制。没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另外,只要百姓给国家做工,都有工钱……”

“大王三思,这很不合适。财政压力会很大。对大唐后世统治,很是不利。”

“孤李贰,建立大唐的理念,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你不必劝解。”

王昶一时无言。他觉得李贰的想法,太过理想化。国家容易崩盘的。他想做大唐的忠臣啊。可是,大王有点执拗。他只得问向狄仁杰:“狄大人,你劝劝大王。”

狄仁杰摇头:“老王,你退下吧。大王曾经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只要万民归心,大唐江山必能万年……”

“这……” 王昶无言以对。这个国策,对百姓太好。但对大唐江山,未必啊。他还想劝说,纠结一会儿,又打消了念头。他刚投靠,人微言轻,谁听他的。

没人说话,场面一时有点安静。

李贰看向诸农夫站立的位置,对众人询问:“尔等为何,一点反应都没有。是不是,没有听懂,什么是永不加赋。”

这些农夫们,面面相觑,他们听得懂,但是,不敢相信啊。哪个君王。会有这么好。

李贰感觉,自己在对牛弹琴,他直接点名:“狗娃。你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狗娃今天出过风头,前面跟李贰说过话,又得到过赏赐,自信许多。他出来陈述众人的想法:

“大王。草民们都懂,永不加赋是好策。不过,大伙们,有点不相信是真的。咱们都是贫贱之人,大唐没必要,这般看重俺们。咱还是愿意,过以前的生活。”

“哼。你们就是,不相信孤王呗。” 李贰很生气。

狗娃连忙磕头:“大王饶命。草民不敢。”

“起来吧。没有怪你的意思。不过,永不加赋,是大唐国策。先在并州之地,实行三年。你等回去后,给乡亲们说明一下。好有个心理准备。”

李贰说完,就宣布散会。就留下狄仁杰,陪李贰说话。

“老狄啊,百姓不好忽悠啊。”

“大王。咱们是真心对百姓好。只是,他没有读书,不能理解而已。”

“咱们有三年时间,必须让百姓归心。不然,孤王如何一统天下。”

“臣定当竭尽全力,把并州治理好。”

……

不久后,永不加赋的消息,传向天下诸国。

魏王宫,袁绍对群臣说:“诸位爱卿,这个永不加赋,可有什么猫腻。”

郭图出来回答:“大王。 这是李贰在愚弄百姓。其实,大唐的赋税政策,比之咱们各诸候国,先进许多。只要按照大唐律来行事,对中原百姓来说,就等于永不加赋。”

“沃日。李贰心眼真多。这是在收取民心啊。咱们怎么破局。”

“这……大唐的作法,对百姓好。咱不好搞破坏。不过,大唐商税严苛,对商贾很不利。可以在这中间,做文章。”

……

魏国商界,有两大势力领衔,分别是:清河崔氏、渤海袁氏……他们有政府撑腰,垄断着魏国的重要行业。

这天,他们召开商业大会。邀请了魏国的各界商业代表,齐聚渤海城。

所有人到齐,他们都懵逼,都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主持会议的是袁三公子,他对众人说了三个事:

一、讲述大唐的商业税、是怎么样的,对他们非常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死去的女友联系我,带我制霸古代
死去的女友联系我,带我制霸古代
克死多任女友的大龄青年不敢恋爱了,想孤独终老。只是死去的女友联系他,是怎么回事?还说什么穿越古代,需要支援?他随便帮点小忙,竟然得到了海量奖励。既然这样,那就和女友一起制霸古代吧!
金达旺
红楼擎天柱
红楼擎天柱
演员秦钟穿越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红楼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贾政是当今皇上,贾珠是东宫太子,贾探春是流落民间的庶公主。虽说世界不同,但众裙钗依旧有着各自不同的悲惨境遇,皇室之间,朝堂之上,江湖之远均日夜上演着各自的明争暗斗。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秦钟就要做这擎天白玉柱,架海的紫金梁。
大冲若盈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荀染:这啥情况啊,不对啊,怎么可能会爆炸?我明明推导过好几次啊?陈曦:怎么搞的,你经费没了....吕布:......甘宁:......这是一个科技改边神三的世界,科技之光必定将普照全球!PS:老作者,更新和质量有保障PS+1:作者对于历史不是很好,若有可以修改提建议的请加群QQ:612931251
墓尾野花
监国太子
监国太子
姜堰一朝穿越成大夏东宫太子,却因怀疑谋杀皇后嫡子被禁足东宫。此时皇帝病危,后宫皇后虎视眈眈,朝廷内阁首辅把持大权。外面黄河水患,民不聊生,北有匈奴,劫掠边境。开局天糊!必须得破局!破局第一步,给自己下毒!
辰海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这里是洪武十二年,离胡惟庸案只剩下几个月,无数人头即将落地。千年丞相制度也即将发生改变。而我史上最稳太子,上被皇帝爱戴,下被文武百官推崇。朱标:“我是仁厚,可不是仁慈。”朱元璋:“只要吾儿喜欢,这天下随他折腾。”今日便让世人看看,这个仁宗不太仁。《没有系统,传统历史,已有百万字经验,可放心观读。》
传统历史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