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国立国以来,战事很多。
一、魏晋联盟,对抗燕国。二、张辽领兵攻打魏郡。三、河套之战,组建联军,跟大唐开战。四、诸国攻唐,晋军也参与咯。
如今,晋国人口两百万,总兵力二十万。汉末时期,并州是穷地方。晋国的财政一直很难。士卒的军饷都难全数发放。
针对困境,吕布有办法。实行军屯。效仿大唐:农忙务农,农闲练武,战时打仗,兵农合一的府兵制。
虽然,士卒们过得苦。但是,没人敢反对哇。
华夏百姓,能吃苦,活着就好。其实呢,这不算啥的。战国时期的国家,对百姓更野蛮。强行征兵。徭役啥的。
一个传令兵,慌忙地进入晋王宫:“报,唐军南下,已经进入云中郡。”
吕布怒骂道:“李贰小儿,太过份啦。燕国才是大唐的邻居,为什么不打燕国。我晋国好欺负吗。”
魏续提议:“联合诸国,共抗李贰。”
远水解不了近火,先找盟友燕国吧。
吕布高呼:“王昶,由你出使燕国吧。”
“微臣遵命。”
至于派谁防备大唐呢。吕布思索一番。看向群臣武将。
晋国居然无人能领兵。能为一方主将之人就三人。张辽守魏郡、郝昭年纪小。
见朱隽老神在在,事不关已的模样。
吕布有点生气,问道:“朱公伟,晋国大难,该怎么应对哇。”
朱隽自跟着吕布入并州以来,就无所事事了。因为老朱是大汉名将,吕布一直用高位虚职养着。如今,倒是可以派上用场。
“老臣以为。定襄郡的武成、骆县,桐过,雁门郡强阴,四个长城外的县城。当主动放弃。我军只能坚守长城以内。”
“恐怕这四县已经被唐军占领,不说了罢。就由老将军领兵五万,北上支援,守卫我晋国北边长城吧。”
大唐还没有动兵的意思,晋国的北边的四县,有时间南撤的。
原来雁门与定襄两郡,原有三万郡兵。若跟大唐打仗,可招募两万青壮。加上五万援兵。就有十万大军咯。加上有长城防线。攻一波。还是可以的。
只要燕国的援兵来。大唐想入关。还是有难度的。
朱隽领命而去,他认为:“唐军从云中南下晋国,会攻杀虎口、偏头关。”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西北35公里处,是外长城一个重要天然关口。它东临塘子山,西侧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庙头山,万里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构成一道宽200多米,长3000多米的天然关隘。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赵武灵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关秦汉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偏头关城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西、南三道城门均建有瓮城。城高10米处砌砖石,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西墙、北墙多为夯土墙,东部城墙已毁。明代除设置\偏头关\外,在重山峻岭的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有桦林堡、老牛湾堡、草垛山堡、老营堡等。这些堡城的边墙现多仅存夯土,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于河岸,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