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侈当天下令全军休整,辕门挂上了免战牌。
到了春秋晚期,很多交战规则已经不被遵守,挂起免战牌的作用却是仍旧存在。
“上军将已有退兵之念。”智申这才察觉到?
智宵讲出自己注意到的事情,说道:“清晨有队伍南下。”
当前不止高挂免战牌可以停战,拿出代表使节身份的旌节也能自由穿梭战场。
魏侈当然没有使用旌节的资格,作为主将在出征前却是从晋君午处获得了旌节,目下就被拿出来用了。
那一支使用旌节的队伍来自魏氏,他们肯定是想要前往楚国都城,具体怎么行事才能完成目标,很是让智宵感到期待。
如果魏氏成功利用楚国的矛盾,致使楚国庙堂进行战时换将,或是召回白公胜统率的这一支楚军,那么就是魏氏一次“用间”行动上的成功。
这一次魏氏取得成功?因为史官体系已经成熟的关系,会成为史书上首次明确记载的“用间”行动。
智申得知魏侈派队伍去楚国都城,露出了迷惑的表情。
真的不是智申太傻,当然也不像一位有急智的人,没有相关的前例就猜不出魏侈的用意了。
智宵看出智申没有明白,不得不解释魏侈为什么要那么做,又是谁进行提议。
智申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只要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不会在继续咬着不放,转而提起西边正在与秦国交战,为什么智宵会来到郑国的战场。
“秦国不惧舆论,我(智氏)自不同。”智宵给出这个答案。
说到底就是智氏是穿上鞋的一方,能够有一个好名声,为什么非要得到一个坏名声?
秦国正在与义渠交战为前提,智氏出兵攻击秦国的京畿圈,那么有没有足够分量的人在攻打秦国的前线就显得很重要了。
若是智氏攻击之后造成很恶劣的舆论影响,智宵只能对不起范蠡,拿范蠡出来背黑锅。
不管愿意不愿承认相关规则,下属本身就天然要为上司背黑锅,事后再获得其它的补偿。
在封建时代,多少人想为上位者背黑锅还没有机会,哪怕自己因此死亡,后代也会辉煌腾达。
智宵肯定不会将范蠡怎么样,顶多就是暂时让范蠡不露面,事后绝对会给予应有的补偿。
事实上,范蠡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也是他主动求得这样的机会。
“暂无军报传来,最迟应是三日之后?”智宵知道智申关注攻打秦国的进程,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孩儿前来郑国,乃因赵氏、韩氏互动,皆有侵卫意图。我需寻机相助魏氏,使赵氏、韩氏得知我助魏氏。”
智申愣了愣。
不是智申听不明白或不理解,恰恰就是因为智宵不用说也能理解,才会做出愣神的表情。
这一次,智申大概是在想:“什么事情都说得那么清楚,儿子将老子当成了傻子?”
从魏侈下令挂起免战牌,依照规则是能够罢战三日。
到第四天,晋军仍旧没有出营,仅仅是做出防御营寨的姿态,遭到出营列阵楚军的嘲笑。
时间又一天一天过去,某天齐国要求自行撤军,理由是齐国发生了内乱,军队必须要回国。
齐国发生内乱了?那是田乞伙同鲍牧等齐国贵族发动宫变,当场杀死了国氏之主国夏和高氏之主高张。
为了发动这一场宫变,田乞连续一个多月奉承国夏与高张,一次次极尽卑下地拍须溜马,等待国夏与高张放松警惕,果决地选择了动手。
田乞在宫变之后驱逐了刚刚登极不久的齐君荼,甚至派人在城池郊外埋伏,吓得失去君位的吕荼不敢遵从之前的协议前往“骀”幽居,当天就逃往杞国。
杞国是个小国,不敢收留吕荼,建议吕荼逃往吴国。
然而,吕荼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想法,见杞国不肯收留自己,出宫城就自戕而死了。
田乞并不敢杀死失去君位的吕荼,只是认为吕荼继续待在杞国留有后患,流亡他国会将威胁降到最低。
吕荼倒是逃出了齐国,结果在杞国自杀,一下子让性质变成最恶劣了。
将吕荼从君位上赶下来的田乞肯定要背负责任,杞国则是属于受到了无妄之灾。
本来因为吕阳生登位有平静下来迹象的齐国,因为吕荼的死,马上像是火山爆发那般,国氏和高氏的其余族人起兵,连带相当数量的贵族也加入到讨伐发动宫变的那些家族。
同时,吕阳生登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由于吕荼用自杀来进行控诉,起兵的家族干脆不认可吕阳生是自己的国君。
一时间,之前被流放到“莱”地的公子寿、公子驹、公子黔、公子驵都有了拥护者,一个个集团展开了对君位的争夺。
智宵事先就知道齐国会乱起来,着实没有想到会乱到那种程度。
“这下操作难度增加了!”智宵本想让范氏和中行氏趁势在齐国崛起,每一位公子都有人拥护,智氏投入的成本势必要增加的。
另外,不要忘记吴国与齐国正处在战争状态。
吴国可不管齐国是不是有国丧,更不会因为齐国爆发内乱而停战,玩得就是“趁你病要你命”的那一套。
如果让吴国抢夺齐国的土地,不管吴军占领的土地是大是小,吴国都是在中原有了前进基地。
抑或吴国趁机压服了齐国,一样是获得前进基地。
上述两点不管是哪一点被吴国实现,历史就被改变得太严重,晋国接下来一定会难受了!
因为齐国发生的事情足够大,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威胁到晋国,不得不让智宵先通知韩庚、赵毋恤讲清楚,随后包括智申在内,四位卿大夫联袂前去寻找魏侈。
“此事我已耳闻。”魏侈极力掩饰心慌意乱,说道:“需速速禀告君上,催促正卿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