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智宵带着部队先后又清理了七个野人聚居点,财货方面的收获几乎没有,俘虏了将近两千人。
如果不是智宵缺乏劳动力,没有其余的方式获取劳动力,比如暂时没有财帛购买奴隶,着实不会这么劳心费力抓捕野人。
出战的四百名士兵,他们参战之后今年不必再交税,哪怕俘获了两千野人,以当代人的理念来算是智宵亏了。
他们重新返回“曲梁”之后,恰好是秋收的时节。
“我所需之物已列名单,秋收之后务必备妥。”
智宵让准备的是一些用来制作冶炼炉的材料,再来便是先储备一批煤。
当前的中原一般会春季播种粟(小米)、黍(黄米)或麻,黍到夏季就是收获黍的季节,粟则是到秋季收获。
种黍会在收获之后补种一些菽(大豆),秋季又能收获一次粮食。
因此中原一般是选择黍来春播,好补种一批菽。
麻其实就是桑麻,处理之后成为线,能够用来织布,只不过现代人穿触感很粗糙的麻衣绝对会受不了。
智宵在视察“曲梁”的秋收。
开发度比较差的“曲梁”耕地总面积绝对不会超过四千亩,以当地人口来算,自给自足都办不到。
现在,智宵又带来那么多人,不用想也知道没有寻找新的渠道,无疑对本就缺粮的“曲梁”会造成一种雪上加霜。
智宵已经跟智跞谈好,前三年会得到家族在粮食供应上的支持,但也仅仅是供应三年而已,之后就要智宵自己想办法了。
秋收的粮食入库。
作为邑宰的智宵点算了一批山货,诸如动物皮毛、肉干之类的东西,装车派人送往“智”地。
当前,直属中枢的县直接向国家交税,属于各个家族封地的城邑则是向本家族交税。
这些家族要不要交税看情况,国家爆发战争的情况下集结部队纳赋,不需要参加国战则是交纳财帛或其它充税;同理,一个家族封地内的其余附庸贵族或是“士(准贵族)”、“徒(武士)”,纳赋就不用交税,没有纳赋肯定要交税。
所以了,智宵抵达“曲梁”立刻对周边的野人动手,哪怕没有做什么恶行却遭殃的野人都只能自认倒霉,理完全在智氏这一方。
“需再开垦耕地,愈多愈善!”
智宵经过计算,以当前“曲梁”约八千的总人口,一年下来亩产的粟或黍约在现代重量单位的两百斤左右,菽的亩产是粟或黍的一半,至少需要再开垦出约三万五千亩的耕地。
并且“曲梁”不会永远仅有八千的总人口,维持不变代表智宵的失败,相应的耕地开垦或其它获取粮食的渠道一定要跟上。
“开炉冶铁之后,我需要先将用于耕作的农具制造出来,便于更有效率地开垦耕地。”智宵心想。
不大的房间之内,智宵坐在主位,左边是带来的家臣以及本地胥吏,右边则是新近网罗的一些可用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