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随即将三人召来,此时贾政也率众进门请安了。
她隔着珠帘向外细瞧,始终没能瞧见贾赦的身影,当即问出声来,“怎生不见大伯父。”语气里有失望和忐忑。
邢氏闻言回话道:“回禀娘娘,老爷奉旨进宫伴驾,故不能过来。”
贾琬春看见,贾元春的失望难以掩饰。
她当下只讪讪开口,“大伯父深受隆恩,确当以国事为重。”
随后便和贾政隔帘对话,话语之中难掩哀戚,像是对进宫之事有了悔意。
贾政回话之后,还提了宝玉。
贾元春便又召了宝玉来见,而且更是将他直接领到近前,便欲拉他同自己共坐主坐,宝玉也激动的毫不在意。身后的女官请咳一声,贾元春快坐下的身子,当即有些无措的僵住了。
好在这时尤氏来报,“宴席齐备,望娘娘移驾。”
既然饭罢!贾元春有心考效一下,宝玉这些年的才学。遂提议大家作诗,命宝玉做四首诗来,又顺道让众姐妹也各做一首,共同品鉴。
贾琬春不善作诗,只将当初先生教学之时,要求她所做的诗中,随意选出一首来写下呈交。
探春收卷出列,将众人的诗作呈递送去。
贾元春一一查看,随即说道:“琬妹妹的诗作出类拔萃,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可同列者。”
贾琬春是愧不敢当的,林黛玉本就才华横溢,于诗词之道上,更是笔下生花;薛宝钗也是好学自信,喜舞文弄墨的。她们的诗自是优于贾家众姐妹的。
而自己的那首诗,乃是提前所做,经过了更多时间的打磨,同她们临时所做,不可同日而语。
姐妹几人都在一旁惬意的休息,而宝玉却迟迟没有交卷,记得满头大汗。
薛宝钗得了贾元春的夸耀,心下笃定欢喜不已,忙凑过去指点宝玉改字。
宝玉仍在冥思苦想,黛玉见他只差“杏帘在望”一首,本就诗才未能尽兴,当即就帮他做了来,偷偷仍至他桌案,让他抄写后交了上去。
贾元春看了,先是蹙眉,随后便是喜之不尽,直说最后一首“杏帘在望”为全场最佳。
贾琬春闻言,颔首垂眼,在下面偷偷的笑了。
其实三春姐妹的诗,不过就是歌颂皇帝皇恩,吹捧贾元春,以及诉说姐妹之情罢了!多是靡靡之音,无病呻吟,抒发自己当下的感受,且诗中辞藻,多是从其他诗作上截取衔接而成。
薛宝钗的诗作,也不例外,不过她更加直白,通篇都在对皇家恭维,对皇上无尽的歌功颂德,对贾元春更是“自惭何敢再为辞”,低至尘埃里的献媚邀宠,不过贾元春也十分会意,真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今日过后,待贾元春回宫,传出口令下来,王氏便是底气十足,贾母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动摇,而黛玉,将会在这场既定的孽缘里,此地被踢出局。
宝玉诗多是写省亲别院的景象,顺道表达了姐弟之情,表示了彼此的思恋与牵挂。
从他的诗中,贾琬春只看出他对身边万物万物的关注与喜爱,显示出他不屑于功名利禄的心态,这全然就是宝玉的心态和他一直以来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