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架着相机,陆陆续续的进了这个双龙皮鞋厂。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捐款不都是在什么大礼堂或者大广场之下的吗?
让更多的人现场看见这捐款,起一个很好的带头表彰作用?
可为什么这儿的捐款,居然搞在这个皮鞋厂?
记者们进了皮鞋厂,都带着满脑子的疑问。
这个皮鞋厂看上去也有点奇怪,工人们老的老小的小,甚至许多看着就像农村的大妈,根本不像城里工人那么气派。
记者们小心翼翼的打量着,看到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也跟着拍两张照片。
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甩着大辫子给这些记者送茶水过来。
记者就好奇的问她一句:“小姑娘,你多大了呀,这是来皮鞋厂玩儿的?”
这姑娘把辫子一甩,大声道:“谁说我是来玩的呀,我可是这皮鞋厂正正经经的工人。”
“这么小的年龄,你爹妈就让你来工作了?这也太不像话了吧?”有记者插嘴说道。
小姑娘瞪他一眼:“你什么都不知道,别瞎说。”
几个记者互相对视一眼,暗想,这小姑娘脾气倒是挺大的,问她两句话,她语气还这么冲。
等小姑娘走开后,旁边一个大嫂过来解释道:“你们也别怪她脾气大呀,她哥哥已经在前线牺牲了,而父亲也早已去世,家里就她跟她母亲两人了。本来这个工作应该是给她母亲的,可她母亲考虑女孩子有个工作以后好找对象,才安排她来这儿工作的。”
记者们一听,顿时肃然起敬。
原来人家是烈士的妹妹,家里实在没有人了,才这么小的年纪不得不出来工作。
大嫂又道:“其实我们这个皮鞋厂啊,这些工作的都是些军属、烈属,在这儿大家都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凭自己双手挣饭吃,不给国家增加负担。”
听着大嫂的这个解说,记者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皮鞋厂还大有来历。
“大嫂,那你们家又是怎么个情况?”有记者问她。
大嫂笑道:“我们也没什么个情况,我家就是男人在部队当兵,受伤退伍回来,然后呢,家里又有三个孩子,用钱的地方太多,就给我在这儿安排了这么一个工作。这样挺好的,不等不靠,不用伸手向谁要钱。”
在记者们的连根追问一下,大嫂把这皮鞋厂的情况都给说得七七八八了。
比如说,当初这一群军属烈属,凄凄惨惨之下,是徐二龙建了这么一个皮鞋厂,收留了这些人,让大家不至于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勇气。
在这儿,大家不仅都有了一份稳当的收入,而且待遇也挺好,各种福利都有,表现好了以后还有福利分房等等。
有心的记者已经感觉这也可以作为一个爆点来抓。
毕竟现在前线战争也紧张,不少军旅题材的歌曲,也在群众之间反响很好。
比如,《血染的风采》《长城长》《十五的月亮》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