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的村里人觉得沈承舟和崔氏不像普通人,容貌气质都不像村里人。
有人猜测他们以前出身大户,也有人听传言说他们来自京城。
不过这些都是道听途说,大家还是不相信他们出自京城。
对村里人来说,京城那是很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地方,是高门大户皇宫所在的地方,普通人根本去不了。
他们觉得若沈承舟和崔氏来自京城,也不至于这么些年都待在杏花村辛苦种地。
之前他们都吃不饱穿不暖的。
所以大家觉得传言只是传言,沈家人就是村里人,顶多他们长的好看一些就是了。
“也是,这要是有什么特殊身份,哪用得着待在杏花村,几年前村子里闹灾荒,没什么东西吃,也没见沈家出去弄什么吃的,不也要饿肚子。”
“可不是,也就现在他们家老三媳妇开了面馆店生意好,再加上他们做粉丝赚钱了,日子才好起来,崔氏也才舍得去镇上买点东西,以前她连买新布做新衣服都舍不得。”
“哎,要是沈家有什么身份,徐家那样的生意人怎么会瞧不起沈家老四,老四样貌能力都很出众,就是出身比不上徐家小姐就是了。”
“人家城镇的高门大户,根本瞧不起泥腿子出身的人。”
村里的妇人们坐在一起乘凉,聊的无非就是村里的一些事,聊一些八卦。
哪怕沈家从徐家回来什么都没说,但村里人都各自有亲戚,拐着弯的打探事情也就能知道点眉目。
再经过一番猜测,就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了。
闲来就会拿出来讨论一番。
村里人没什么坏心,就是喜欢聊家长里短,谁家有个什么事,不用一天,村里人就都知道了。
沈月瑶每次来杏花村,都会听到杏花村的村民们聊一些八卦。
她耳力好,从这些人身边经过的时候自然能听清楚她们说什么。
听着她们谈论的话,沈月瑶嘴角都抽了抽。
其实她也觉得爹娘来历不简单。
不过爹娘不说,她也不问就是了。
但是四哥的事情,从徐家受的委屈,沈月瑶有一天会讨回来的。
徐家不该那样羞辱四哥,也不该想着利用四哥从她这里拿到口红秘方。
沈月瑶骨子里护短,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被人威胁。
徐家小姐如果真心对四哥,她就算是拿出口红秘方给四哥做定亲彩礼也没什么。
反正她不开口红作坊,也可以开药妆作坊,她脑海里有很多生意点子,也不在意这些。
可偏偏徐家利用四哥羞辱四哥,沈月瑶就不能忍了。
想着这些事,沈月瑶的牛车也到了家门口。
现在是晚上时候,大家都吃了晚饭在街上乘凉。
都是一个街门口的人聚一起。
沈承舟和崔氏以及沈少辰、叶氏都在街口的大树下乘凉。
轩轩还小,就乖巧的坐在叶氏怀里,叶氏一边听大家说话,一边用蒲扇给轩轩扇着蚊子,别让蚊虫叮咬他。
崔氏跟邻里之间关系好,一起说着事情,都说说笑笑的。
“崔妹子啊,你家种的那个金针菇真的好吃,炒菜做汤啊,味道都好,真是谢谢了啊。”
崔氏笑眯眯的道:“客气啥,都是邻居,金针菇啊,是我闺女买回来教我种的,你们要是想种啊,回头我给你们一些。”
“那可真是不好意思。”
“嗨,有啥不好意思的,以前你们也没少帮我们。”
村里人大多都实在,邻里之间有个啥事都互相帮忙。
因为在村里住,大家都明白,不可能关起门只过自己的日子,有个啥事邻居互相帮个忙都是正常的,我帮你下次你才会帮我。
一来二去的感情也就挺好的。
“以前我们做的那点根本不算什么,这次也多谢你用我家秋娘和春兰去作坊干活,村里人都羡慕来着。”
妇人不是不知道好赖的人,崔氏用她儿媳妇和闺女做事,对她闺女是好事,一个月哪怕只赚个基本工钱六百文,从十四岁攒到十六岁,那也至少十多两银子啊。
更别说还有奖金。
这样给她闺女说婆家都好说。
而且她儿媳妇有这么个事情做,家里日子也就跟着好起来了。
她现在啊,心情舒畅,就帮着儿子儿媳看孩子,带孙子孙女,小闺女也能赚钱,现在哪怕十四岁,都有人来提亲,条件也都不错。
所以妇人打心眼里感激崔氏。
崔氏也没想到开个作坊,在村里的地位直接就提高了。
大家以前对她也挺客气,但现在她在村里走,碰到谁,大家都热情的跟她打招呼,笑的眼睛都成一条缝了。
其实无非还是想讨好她,想着她作坊再用人的话,用她们家的人。
崔氏心里也有些感叹,果然闺女说的对,开了作坊用村里人干活,给大家发工钱,以后在村里有啥事,村民们都会积极的帮忙。
其实她不图这个,只不过现在村里人都对她们热情客气,她看着心情都好。
“其实都没啥,这些都是我家瑶娘想的办法,瑶娘教着如何做粉丝,我们才知道如何做粉丝。”
“要不说大家都羡慕崔妹子你,你看看,你儿子儿媳这么好,闺女也是个有能耐的,哪怕嫁了人都还想着娘家,关键是你女婿,那可是院试第一啊,案首,附近几个村里就出了他这么个学问好的人,这秋闱考试,肯定也是榜上有名,到时候就是举人老爷了。”
整个县里也不一定能出一个举人老爷。
成了举人那就可以当官了,士农工商,那地位自然不用说。
就是县令见了举人老爷的亲人,也要客客气气的。
妇人姓柴,柴氏说起这些来,也是羡慕崔氏的。
这以后崔氏有个当官的女婿,别说村子里的人了,就是县里的人见了都要客客气气的。
或许县令过年过节都要来送礼。
而且崔氏的孙子轩轩一看也是聪明会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