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导演精巧的构思,将这个缺点掩盖住。
可是沈清的导演技术早已经炉火纯青。而他本人最优秀的一点,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一个再简单的故事,可以在他镜头语言的调动之下,变得有观看性。
镜头语言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光彩也是有叙事能力的。
高级的导演并不会让观众们长期处于同一种观影体验之中。
他们会利用光线的冷暖色调,让观众们尽可能的感觉不到视觉疲劳。
沈清的镜头调度很棒。尤其是有些看似平平无奇的镜头,但是在沈清和叶军的安排之下,化腐朽为神奇。
故事渐入佳境。
而一些观众们也发出了疑问。
这真的是一部不到二十万的影片吗?丝毫没有那种烂片的廉价感。
真的仅仅拍摄了八个晚上吗?感觉制作了很久。
难以置信,这部电影太优秀。有些观众们甚至认为,这部影片看起来要比七大影视制作公司大制作的影片观感还要好。
“沈导演的脑洞太大了,根本想不到。”
“看了那么多猜测的帖子,没有一个猜对的。”
“这个故事有点烧脑,绕得我晕头转向的。”
“越来越惊悚了。”
在首映会当天,沈清就已经将这部电影来来回回刷了三遍。
在观看第四遍的时候,他的神态有一点点放松。
他观察到坐在影院各个角落里的导演小组成员,面容十分紧张。
即使知道故事情节,神经也异常的紧绷。
这部电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观众们的动作渐渐的变少。
沈清看到了能够看到满脸疑惑的观众,这部电影他们好像有点看不明白。
四个平行时空穿插在一起,大量的彩蛋安插在其中。
如果不认真观看,或者没有引导,真的很难直接全看明白。
他们知道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却无法将所有的细节全部挖掘出来。
九十分钟的时长。
这个规模,是沈清电影之中最小的一个。
与泰坦尼克号庞大的体系一比较,彗星来的那一夜有点像开胃小菜。
整体的时长,还不到泰坦尼克号的二分之一。
观众们给予理解。
八个晚上二十万不到,还要什么自行车,观众们有期待,但没有那么高。
可是,沈清并没有给观众一辆自行车,而是给观众们一辆兰博基尼。
有一些观众们看完这部影片,终于知道为什么被影评人们吹得那么神!
好就是好。
这部影片最后的开放性结局,将这个硬核的科幻故事之中,增添了更多的人性。
又将主题归于人上面,让这部电影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情怀。
确实是被里面的科幻故事吓到,并让他们陷入到思考之中。
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出现了量子相干。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跟我们一模一样的人?
影片播完之后,未知的恐惧弥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