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第124章 农具1

“大人,看来农具得等到秋收的时候才能知道好不好用了。”陈江小声的说道。

“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只要农具好用,自己就可以在今年秋收的时候在上阳县境内大规模推广,那可是大功一件啊,这可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前程啊。

如果秋收时再来试验农具,那功劳没准就落到了下一任知县的头上,张士景怎么可能让到嘴边的肉就这么飞走呢!

“那大人您的意思是——”陈江小心翼翼的问道。“你亲自带人去安南那边,我记得那边现在正是夏收的时候。”张士景吩咐道。

“是,大人!”陈江领命而去。

等王茂平再见到陈江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陈江这些天可谓是日夜兼程,赶去南面收成熟的庄稼,这时候,安南那边收粮食的不少,可别人都是收脱好粒的粮食,还头一次见这种直接收谷穗、粟穗、麦穗的。

还没等王茂平打招呼,陈江就带着他赶往了县衙。县衙的后院摆放着农具,而后院的一角还堆着很多稻谷、粟、麦子等。现在上阳县的粮食作物也才进入分蘖期不久,看来这些粮食是从南边运过来的,王茂平心里暗暗的想道。

看来张士景是已经等不及今年秋收时,再来试验农具是否好用了。所幸这些粮食还算能派上一些用场。

王茂平向张士景行了一礼,指了指第一个农具说道:“大人,这是稻床,是用来给粮食脱粒用的。”

面前这个稻床一米见方,四周是木头做的矮木架。上面中空的框架中,镶嵌着间隔均匀的竹片。王茂平拿起谷穗,向着稻床使劲在上面摔掼起来,随着王茂平的不断用力,穗头上成熟的稻子、麦子噼里啪啦的掉落下来。

王茂平虽然是出身于农家,到底是没有做过多少农活,还没有掼打一会,就有些吃不消了。张士景见状,连忙让旁边的差役接替了王茂平。差役的力气倒是不小,没一会脱粒的粮食就聚成了一小堆。

“大人,这脱粒的速度可比连枷快多了。”旁边一个农家打扮的老人说道。因为要试验农具,所以张士景还特意叫来了几个有经验的老农。

连枷,也是脱粒的农具,是在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者竹条,用它来拍打谷物,使谷粒掉落。听到老农的话,张士景连忙命人取来连枷,对二者进行了对比。

果不其然,在同样的时间里,稻床的脱粒数量比连枷多了将近一倍。“好,好啊!”张士景很高兴,看着很简单的农具,效率却高了将近一倍怎能让他不高兴,对于剩下的农具也越发期待起来。

“大人,剩下这三样工具,其实是收割小麦用的组合农具。”王茂平解释道。

“组合农具?”这个词倒是蛮新鲜的,在场的人都有一些发懵。

王茂平只得继续解释道:“一般,咱们从农田里收获麦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切割、打捆、运送,而面前的这一套农具就将这三个部分整合成了一个部分。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收获效率。”

听到王茂平的话,在场的人终于是对这三个农具的用途有了大概的了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皇上居然造反了?
大唐:皇上居然造反了?
杨辰意外穿越,竟成了皇帝。什么?朕是暴君?人人得而诛之?不!朕偏要反着来!什么?江湖势大?朝廷要安抚?不!朕通通收编!什么?敌国侵略?朝臣进谏议和?不!朕让他们都跪下!
吹口哨的熊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东晋元兴年间,江州庐山,一僧一道一书生,一场遮遮掩掩的宏大法事,一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终极救赎。
朱四公
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
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
赵康一因为一次VR体验而意外的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身处清末年间西北地区的他,先成了地主家常工,再到意外被逼婚成了少帅,随之卷入革命浪潮。你说我爹是总督,娘是洪秀全之女?懵逼间竟意外的发现这个世界居然还有另一个“自己”。灭土匪,斗官府,战军阀!红颜相伴,知己追随。十年弹指一挥间,只为信守那对每一个人的承诺,以及揭开谜底真相……
大碗忧忧
在明末建设美丽中华
在明末建设美丽中华
明朝末年,大明内忧外患,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在南亚建立殖民地,在明朝东南沿海不屈不挠地拓展商贸,蒙古林丹汗在漠北蛮牛冲撞,西征北伐试图整合蒙古资源,后金皇太极在辽东虎视眈眈,东压朝鲜西掠蒙古,努力构建对明朝的战略攻势,流民军为了生存在明朝腹地四处找饭辙,搞破坏无所不用其极。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风云际会正当时。退役军人李银河被雷劈后穿越成为明朝卫所武官,却面临没有屯田,吃不上饭的窘境,李银河经过缜
盐地碱蓬
大明锦衣卫指挥使
大明锦衣卫指挥使
一身飞鱼服,一把绣春刀,锦衣卫陆辰带着侍卫和皇上钦点的小仵作尹南霜一路南下,由一桩贪污案而起,尽管疑点重重,各种死局,险象环生,最终化险为夷。朝堂与江湖,铁血柔情,再冰冷的心也能化为绕指柔。
低调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