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李老爷子的想法跟李家康一样,都担心李建军进城工作会让李建国心生不忿。
想了想后,李旭沉吟道,“爷,回头您好好管管建军,最好给他找个事做,别让他有时间胡思乱想。”
这事简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李建国这边算是没事了,但李建军就说不准了。
从他刚才的表现来看,闹出幺蛾子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为了家庭和谐,只能对他严加看管。
李老爷子明白他的意思,点头说道,“回去我就让你二婶找人给建军介绍对象,男人有了老婆孩子,心也就定下来了;另外我还会让大队长给建军安排一些重活,让他没时间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的安排相当合理,李旭也就没再多说。
吃完这顿热闹的晚饭,日子再次恢复平静之中。
又过去几天。
汽车队众人从刘刚嘴里得知一个重磅消息,县里要修改下乡标准。
好家伙。
别说李旭了,汽车队有一个算一个,听到这消息就没有不吃惊的。
这玩意儿也能修改?
对此刘刚非常肯定的说道,“能修。”
“怎么修?”
“如果家里已经有人下乡,即便再有人符合条件,往后也不用去了;要是家里从未有人下乡,以后只用去一个就好。”
大家琢磨了下,觉得这么修改还挺好,比较有人性。
只是第一批下乡人员的家庭里面有些可能不会这么认为。
例如胡家,当初一次性去了三个,现在突然说去一个就行,你说他们家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紧接着众人询问道,“这次下乡的人怎么办?”
“照常。”
王师傅忍不住吐槽道,“有些家庭前年有人下乡,这次又有,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还不得气死啊。”
“没办法,下乡名单已经报上去了,更改不了。”刘刚满脸的无奈表情,“这个政策针对的是以后,不是现在。”
“既然针对的是以后,怎么现在就把政策定出来了?”
“这也是没办法,很多人担心明年还会让人下乡,于是趁现在自家孩子没到十五岁,给孩子相亲、定亲,准备结婚物件;
你们说要是这样下去,明年还能有符合条件的人吗?
所以县里只能这么做,哪怕以后下乡的人少了点,总比没有强,这个政策明天就会通传全县,告诉一些家庭不用那么急,要是赶上了,结婚了也得去。”
这下众人明白了,这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还是拿胡家举例,胡家小儿子今年十四岁,为了让他明年不用下乡,这会儿胡家就已经在找人给他介绍对象了。
而且这么做的家庭不止一户两户,可以说只要家里有十四岁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如果明年依旧让人下乡,这个方法可能会成为永例。
也就是说以后唐县不会再有人下乡了。
要是这样,县领导们就有乐子了。
所以县里只能修改下乡规定,争取以后每年都能有一些下乡的人。
想了想后,李旭沉吟道,“新规应该有限制吧,总不能人家说十年后再送孩子下乡,县里真就等这么长时间吧?”
“当然有限制,从第一个孩子年满十五岁起,三年内必须送一个人下乡。”
听到这个时间,李旭忍不住咂了咂嘴。
按照三年生两个的标准来看,在第一个孩子年满十五岁的时候,正常来说往后三年只有第二个孩子的年龄能够达标。
这样一来,就给了人们一个选择机会。
可以把长子留下。
众所周知,长子的意义和其他孩子是不一样的,只要长子不下乡,人们就不会因为下乡政策的改变而闹出乱子。
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制定新规的那些人真是把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众人聊了会儿新规,接着就转移到其它话题上了。
只见宋师傅对自己的爱徒询问道,“卫东,化肥厂的活干完了,你打算啥时候搬家?”
“明天搬,今晚我回去收拾收拾。”
“行,等会儿我们去跟所长说说用车的事;对了,化肥厂的工人现在正在接受培训,这个时候请假不合适,跟你媳妇说别请了,明天我们帮你搬。”
“这话不错,培训期间最好别请假。”其他人纷纷附和起来,“再说有我们这群大老爷们在,就算她去了,也不可能让她搬,她能做的无非是整理归置,这活晚上干也行。”
见众人都这么说,苏卫东只好点头应下。
这时肖建平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老苏,你要搬出去的事儿跟你爸妈说了没?”
“没说,不过他们心里应该明白。”
“看你这意思,你打算搬完家再跟他们说?”
一听这话,苏卫东瞬间变得迟疑起来。
很明显,他真是这么想的。
见他这样,刘刚连忙说道,“小苏,这事不能这么办,你要是不提前把话说清楚,没准你爸妈默认你是分家出去,到时候什么家产都没你的份。”
“没错,这事必须要说清楚,分是不分,总得有个章程,而且还要落在纸面上,签字按印。”众人全都附和道。
换成一般家庭,大家绝对不会这么说。
可苏卫东家里太特殊了。
他大哥大嫂不是个好东西 ,为了工作连爸妈都设计,难保不会为了家产再设计他。
再说苏父苏母,因为工作的事跟苏卫东闹得非常不开心。
这些天对他一点好脸色都没,就连他把几个孩子送去托儿所,他们都一个字没问。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个小儿子。
之前他们找了一圈人都没能给小儿子安排进化肥厂,也就是说以后小儿子一家还要靠他们养活。
眼下他们还活着,这都好说。
可要是哪天他们死了呢?
说句心里话,大儿子那个德行,难道他们不害怕?
他们就不担心没把家产提前分好,等自己去世,小儿子一家被赶出家门,饿死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