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汉

第310章 接着烧

娄圭拂须一笑,颇为自得。

“明公,现在袁谭就跟在我们身后数里,如何是好?”

韩浩纵马而来,问道。

曹操眼角眯起:“到了丰县,你们骑兵先通过浮桥过河,降低他的防备心理,然后步兵假装乱糟糟的过河,看他是否来攻。

王忠,娄圭,你二人率领一千强弩兵和八百硬弓手藏于乱军中,若对方来冲阵,待其近前后,再将之射杀。”

众将得令:“唯!”

......

不多时,袁谭率领四千骑兵赶到,远远的看去,只见曹操骑卒已全部渡过浮桥。

步兵则是乱糟糟的正在渡河。

“曹孟德真是贼心不死啊!”

郭嘉忍不住感慨。

见袁熙等人有些不解,荀攸解释道:“他马步军一路阵形整齐,怎么到了过河的时候,反而乱糟糟起来。

这是引诱我们趁他半渡而击啊。

其必有强弓硬弩藏于乱军之中。”

袁熙:“......曹操用兵如此奸诈,和其交战,当慎之又慎啊!”

荀攸幽幽说道:“你若慎之又慎,他便趁机侵略如火!曹孟德,真是公子大敌!”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袁熙口中喃喃,看着远方的曹操军,心中有些惧怕。

“不用怕,曹操困守兖州一地。

西有臧太守,北有鲍信和我,内有居心叵测的张邈,东有陶谦,南有袁术!

本就是困兽,纵使潜龙升天都难,更何况他只是一条毒蛇。

内部现在又分出大部分利益于兖州豪族,那些人可不愿意随他攻略四方。”

见众人士气有些低沉,袁谭出声鼓励道。

“我们只要不犯错误,兄弟齐心。

不在意一场战斗的胜负,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站稳脚跟,依仗大义和仁德,慢慢侵吞,早晚将之灭杀!”

顿了顿,补充道:“叔父若是和阿翁联手,不说关东之地尽平,也早迎天子于雒阳了。

哪里需要王子师和吕奉先用刺客之道。”

众人纷纷点头,是啊,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就算是霍乱朝廷的董卓,以前也是袁绍叔父袁隗的故吏,就算是王允,也负有袁隗的活命之恩。

董卓若是没有私心和野心,大汉早就天下承平了。

若是袁家兄弟联手,早迎天子于雒阳了。

可惜的是,袁绍及大将军旧部坚持的少帝被董卓鸩杀了。

此可谓是釜底抽薪!

......

即便如此,搅动天下局势者,仍是袁家二兄弟。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兖州。

青州是他儿子袁谭,兖州是他小弟曹操(随时可能跳反)。

徐州陶谦年事已高,早晚也是囊中之物。

袁术占据豫州、扬州。

占据荆州的刘表,也是袁绍的盟友。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不成气候。

......

不提众人如何思考,袁谭挥手道:“既然曹军已经渡河,我们尽快返回沛县!”

“我们也要渡河么?”

袁熙问道。

“不!”

袁谭摆了摆手,“我们暂时驻扎于泡水之南,夜间派人过去,把河水以北的树林也烧了!”

“行军打仗,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荀攸不忘教导一下他的弟子袁熙,“我们明明只要渡河便可以,但是现在,我们偏偏不渡河。”

袁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就像是蹴鞠么,我们明明可以射,但反复逡巡,就是不射,让对方先失去耐心?然而再一击命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穿越大明洪武时期,顾良成了一个小小的腐败县令。你问他怕不怕?当然怕啊。洪武帝是谁?那可是历史狠人,砍头就像吃饭喝水。“但我没得选啊,不腐败怎么进步?不进步怎么给洪武帝搞蹦迪,做酒吧,产业一条龙?”“这年头,什么都要钱!不腐没法运作啊!”顾良摊了摊手,看着围坐一圈的其他囚友。胡惟庸,蓝玉,李善长:“……”
小车仔
蒸汽大隋
蒸汽大隋
多次违规操作让主角被空气锤爆头穿越到隋末同名农村少年身上。别人穿越不是帝胄就是门阀俊秀,李平却只是个农户之后,并且刚穿越过来全村就已经死于乱军之下,无奈只能和几个小伙伴逃入山林。“农民就农民吧,好歹给我选个大城市啊,怎么是个山沟沟?还有我的金手指呢?怎么铁匠铺也跟着过来了,感情穿越后还得干老本行?”投靠李世民?加入义军?不存在的。看主角如何在隋末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工业帝国,并以集团制取代郡县制成为以
老夫和你拼了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误入红楼,叫张破厄,当了皇帝,学会拉扯,劳逸结合,贪爱美色。
于中悦
谋晋
谋晋
本书轻穿越、无系统、非爽文,只是沿着真实历史脉络演绎的历史类小说,喜欢研究历史的可以一起探讨,喜欢看爽文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五胡乱华,中原陆沉,庙堂之上,禽兽当道,市井之内,野兽横行;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东晋的温峤、瘐翼、诸葛无绪、殷浩、蔡谟、司马昱、谢安、谢玄、王坦之、王彪之、刘牢之、刘裕皆是当世之能臣,成汉李势、仇池
石头阿愣
史上最强农民
史上最强农民
李长生意外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古代山村,凭借穿越捆绑的金手指,精通医术,精通种植,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将小小的山村打造成战国时代下超然物外,人人向往的圣地。
小菜鸟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