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汉

第200章 埋伏

......

双方商议好后,袁谭并未在卢家乡歇息,而是声称要连夜返回义安乡大营。

并称要在义安乡大营等待卢毓。

随即便带着刘德然离开了。

离开卢家乡之后,自以为表现出名士风采的刘德然原本还在施施然。

忽然醒悟过来,当即一拍脑门:上了贼船,下不去了。

仔细想去。

其实在袁谭大喝:“吾乃卢公高徒刘德然,引官军前来!”的时候。

刘德然的退路已经被封死了。

他的身上已经挂上了袁谭的标签。

经此一事,刘德然已经看透了公孙瓒的为人。

卢植是其恩师,尚且如此下场,他若留在此处,后果不堪设想......

思虑半晌,刘德然抱拳道:“公子,吾思来想去,觉得您说的极对。

这幽州已是战乱之地,在下愿举家迁往青州,还望公子收留!”

袁谭笑道:“德然愿意来青州,我自是欢迎之至,青州各官署府衙,德然尽可挑选!”

顿了顿,又补充道:“幽州乱象已现,德然族中若是有愿迁往青州的,可一并前行。

我在义安乡有大小海船数百艘,自巨马水入北海,一路畅通无忧!”

刘德然拱手道:“然,德然必定劝说族中俊杰,一同前往。”

袁谭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不知玄德之母尚在否?他日前知我前来幽州,还曾托信照拂打探。”

刘德然:“......”

涿郡与平原国之间隔着渤海郡,渤海郡目前在公孙范的手中。

也就是说刘备若是想通信,自可派人前行,一路畅通无阻。

又怎么会托“敌人”照拂和打探?

短暂的犹豫后,刘德然靠近袁谭,压低声音道:“公子放心,某必迁玄德家眷同往青州!”

袁谭长叹一声,道:“德然不知,卢公之死,玄德心中亦颇伤感。

其自是深知公孙瓒之用人,不爱世家俊杰,偏爱低鄙小人,故早有脱离之心。

奈何家眷全在涿县,若是迁往平原,必遭公孙瓒猜忌,是故托我此行啊!”

刘德然虽有些小智,但困居幽州涿县靖刘乡,并没有太多见识。

哪能玩的过四世三公的袁家长子袁谭。

闻言一怔,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冤枉了袁公子!

自己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想到这里,刘德然非常惭愧,道:“公子大仁大德,德然羞愧不已。

公子放心,在下必好生劝说伯母及阿嫂,同迁青州!”

“好!”

袁谭随即唤过一名都伯,让其带五十精骑,护送刘德然前往靖刘乡。

并令其在村外等待,不必进村,一面引起刘氏宗族的猜忌。

待刘德然离去后,袁谭又唤过一名军司马,令其带着缴获的物资和一百多精骑返回义安乡。

然后自己率着八百精骑带上百多张强弩,则是调转方向。

待又走了数里之后,吩咐众军下马。

然后马蹄裹草,马嘴含橛,牵马前行。

很快,众人便走到了卢家乡通往涿县的官道,接着,顺着官道一路前行。

一边走,袁谭一边观察着地形,忽见到一处凹地和官道两侧连绵的树林杂草,登时大喜。

这种凹地肯定是修路的时候开凿的,两侧为了保持泥土不塌,所以种有大量杂草和树木,正好是埋伏的好地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精彩纷呈宋王朝
精彩纷呈宋王朝
拨开迷雾看宋朝真实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王安石、司马光谁对谁错?岳飞为什么被杀?赵构为什么重用秦桧?韩侂胄是奸臣吗?贾似道真的一无是处?文天祥是怎样一位状元?等等等等
山谷吹风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退役军人李飞宇穿越到异界,成为了抗日英雄李云龙的结拜兄弟,凭借超级军备系统,他在战争中大杀四方。鬼子?来一个杀一个,老巢都给你端了。特战小队?试试我军备系统的厉害呗。想杀我兄弟?那你怕是没见识过我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厉害。……欺我中华者,必诛!
卫家报国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穿越大秦,明远苦头吃遍。于是乎索性摆烂,冲到天子车驾前,当场自曝身份。始皇帝:“什么?真万世基业,竟然二世而亡!”“奸人赵高!也敢霍乱朝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罗马、希腊竟敢自称帝国?”明远怀抱娇美公主,坐拥金银无数,无比诚恳道。“陛下,小婿我可是穿越来的,我能骗您?”
书君来也
崛起在漠北
崛起在漠北
书中主人公无意中穿越回到明末,成为大明辽东开原总兵的儿子。在明清的萨尔浒决战中因父亲所部战败失城惧怕朝廷惩罚,在清军的步步紧逼追剿下,不得已主人公父子和开原诸将领率领开原守军及百姓,迁徙到漠北的布里亚特草原立足(今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外贝加尔地区)。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团结、征服、融合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的北亚诸民族,然后西逐俄罗斯,东灭满清政权……并最终奄有整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亚
当时明月在99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天下间,万物皆有。蛊师以蛊虫的诡异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武夫以罡气大杀四方,生命力旺盛,甚至说是恐怖。修士魂入天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心。天下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是百万丈竹尺探不到底的江。朝廷便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船,若是大海平常,少风少雨,便可安稳。若是风起云涌,一刻的大意,便是顷刻颠覆。
又是二十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