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信拱手问道:“太宰意欲何往?”
太宰欣道:“郑,危墙之下,不宜久居。吾欲去者久矣!”
一众亲信黯然无语,确实,郑国这个烂摊子,太难了。这些年来,内忧外患,毫无起色。当年画过的饼都再难实现,所有人都丧失了信心。
太宰欣心灰意冷地道:“吾去后,二三子好自为之。”
众亲信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这些年来,对内欺负国君,对外硬抗韩国,全靠你这个老大带着。
现在你计划溜了,俺们留下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众人拱手道:“臣等至死追随太宰。”
太宰欣意兴阑珊、万念俱灰,默然不语。
一夜之间,太宰欣与他的家人,以及一众死忠,悄然离开了都城郑邑。多少年来郑国君臣恶斗的局势,突然静若止水,没了声息。
俱酒以一封薄薄的信笺,吓退了在郑国盘踞多年、野心勃勃的太宰欣。
得到消息的郑君乙又喜又忧。
喜的是,汉侯的承诺竟然实现了,不知道汉侯用什么办法,将这位难缠的权臣送走了,自己终于可以亲政了;
忧的是,面对内忧外患,自己还真的存在本领恐慌,领导不了啊!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易十七与斗孟雄,带领八百壮士,扮作游民,分批、分散、乔装进入了郑国范围之内。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当年随俱酒入蜀的襄城军中的老战士,在汉国立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战功,赢得了荣誉,思想也经历了洗礼,已经成为汉国的中下层军事指挥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
这些人本来就是中原人氏,对于“打回老家去”这件事,热情一直在高烧。对于回到中原地区再立新功,既有熟悉地理、了解人情的巨大优势,又有再建新功、建设新生活的渴望。
与此同时,唐社通过水路、陆路多方辗转,将大批精铁打制的兵器悄悄运抵郑国。
俱酒这次是既出兵员,又出军火,布子中原的决心还是很大的。
郑君乙立即站出来主持大局,迅速接管了军队的指挥权,并以募兵为由,将易十七、斗孟雄以及秘密入郑的汉卒,名正言顺地组织了起来。
郑君乙假模假样地搞了一场武力操练,这些汉国士卒自然是脱颖而出,郑君乙大喜过望,立即以一国之主的身份,封易十七为将军、斗孟雄为偏将军,进入了军队的领导层。
易十七是吴起入楚之后培养出来的得意弟子,不仅有着过人的身手,更有着精湛的用兵之道。
斗孟雄则是十足的猛将兄。这二人合作,立即对军队按照吴起治兵的方法,对军队进行了整肃,明其号令,排演操练,不知不觉之中,为郑军换了一次血。
随后,郑君乙又以弱国受欺为由头,高调向墨家发出邀请,而墨家钜子孟胜,则更加高调地接受了邀请,率领墨守的核心成员进驻郑邑。
汉国增援为暗:因为以国家初立,俱酒还是想争取几年的发展时间,不想过早树敌太多。这一部分,将在军事上发挥更多、更大和更积极的作用。
墨家增援为明:则是充分发挥墨家救助弱小的优秀传统,将墨学天下显学的身份摆在明处,引起列国特别是士人阶层的舆论关注,对韩国凌弱暴寡的行为掀起一场舆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