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长生凭借着国相之权,对于樊紫金的计划不屑一顾,坚持认为陆路防守、加固城防才是正途,把樊紫金的水路防御计划束之高阁。
樊紫金名高,巴王之师,巴国太傅。但是手中无有实权,只有仰屋兴叹,无计可施。
聚川守臣樊半部,是樊氏家族的势力,于是樊紫金只好暗中命其于三水汇合之处,采取被动的防御措施。
樊半部苦于垫江兵力空虚,无力进行大规模抗击,于是命人铸造青铜尖椎三十六根,青铜粗链一十二条,木桩无数,埋设以三水汇合之处,阻截纵目王的水师南下。
淳于浩的先头部队果然中了招,两艘大翼被水底青铜椎划破船腹,由于破损严重,纵然有水密隔舱也无济于事,导致大翼沉船。
淳于浩命令小翼前去想办法拔除水下暗桩,结果五艘小翼被铜链横阻,船体受伤,也不得通行。
庞大的船队被卡在了嘉陵水、涪水、渠水汇合之处,形成了拥堵。
樊半部还派出兵卒,于岸上施放火箭,从崖壁滚落巨石,不停地骚扰水师。
江底有铜锥、江面有铜链,两岸有伏兵,淳于浩庞大的水师队伍一时寸步难行,不由得大急,站在拍竿舰上来回踱步,无计可施。
正当淳于浩急不可耐的时候,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
“淳于将军,忧从何来?”
淳于浩一回头,赫然是卫鞅。
原来,卫鞅在宕渠之战中迭出奇谋,取得大捷之后,本欲归见俱酒。但俱酒的回信之中,对卫鞅一字未提,令卫鞅心虚不已。
俱酒为何没有提及卫鞅,不得而知。但卫鞅是有过黑历的人:他曾经在中山,欲图扶持魏挚上位,结果被俱酒的另一颗暗子吕进,给挫败了。
卫鞅回到安邑之后,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又是俱酒派出的墨侠堂堂主魏越,将其营救,并一路护送入蜀。
卫鞅面对俱酒十分心虚,当初说好的辅佐公子,结果自己半道上跑偏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会产生点不信任。
于是卫鞅坚持跟随淳于浩南下,试图一路上再多立些功劳,好在面见公子俱酒时,不至于太过尴尬。
淳于浩一见卫鞅,心中大喜,忘了自己军中还有这尊神呢!
淳于浩初见卫鞅时,还对这个狂生心有鄙夷,甚至出言呵斥他为“竖子”,但随着宕渠之战的大胜,使淳于浩对卫鞅钦佩莫名、肃然起敬。
“啊呀卫先生,浩正欲前去求教……”
“呵呵呵,恐怕淳于将军早已将鞅忘记了吧!”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将军所忧者何事,不妨说与鞅一听。”
“先生,巴军江底埋桩,大船不得行,如何解之?”
“有桩拔之,何其易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