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双方都不再说话,满朝臣僚都直勾勾地盯着韩文侯。
球传到了韩文侯手里,韩猷左看看右瞅瞅,心里那个气呀,这么专业的问题我特喵的哪懂啊?这比昨晚那个小美人复杂多了啊!
侠累你咋不说话了,以往你不是必须要争个面红耳赤吗?太子你个熊孩子,把局面整这么僵叫老子怎么办!
正在此时,一个寺人匆匆上殿给韩侯解了围:“禀君上,魏国使臣公子缓求见!”
韩侯把提着的心放下来,总算尼玛有个借口缓和一下气氛了,遂清了清嗓子:“太子,代寡人出迎魏国公子,请公子上殿相见。”
从三家分晋时起,魏国一直是三家中的老大哥。立国之后,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一时间魏国国力大增,发展迅猛,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的大国。且魏文侯一直以三家团结大局为重,勉力维持三家的结盟之势,韩、赵对魏,都存有仰视之心。故韩文侯派太子亲自出迎。
韩屯蒙应了一声,快步走出议事大殿.
魏武侯有数位公子,年长的两位公子?和公子缓。嫡长子魏?,也就是日后的魏惠王。但魏武侯偏爱小儿子魏缓,所以迟迟未立太子,这也为日后兄弟争位埋下了祸根。
赵朝在邯郸争位失败,流亡诸侯之时,先是在魏国做了大量工作,许下了天大的好处,令魏武侯不胜心动。
魏武侯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对三晋兄弟情一向看的比较淡。特别是魏国国力大增的情况下,本着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对两位小弟的态度更是居高临下。
魏武侯将公子朝之事通报了赵敬侯,以赵朝为筹码,旁敲侧击,欲图从赵国捞点好处。赵朝许我十城,赵侯有何表示呢?
但赵敬侯不为所动,态度坚决,一点也不给魏老大面子。
赵国对土地有着极端的执念。当年晋阳之战,就是因为智伯向韩、赵、魏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好汉不吃眼前亏,乘乘献出了城池土地,但赵氏寸土不让,死扛到底,最终导致了晋阳被围,虽利用智氏与韩、魏的矛盾,成功反击,但也只能算是惨胜。
再比如后世的长平之战,面对上党太守冯亭献上的上党十七城,赵国明知是取祸之道,仍经不起土地的诱惑,贸然出手,接收上党,导致了坑杀赵卒四十五万的长平之战发生。
魏、赵之间还有一桩公案,那就是当年魏氏借道赵氏,越过赵国直接攻击中山国,一举使中山国成为魏国的飞地,使赵氏顿生被魏南北夹击之虞。
中山国余部转入太行山密林之中,一直图谋复国。而赵国对中山复国一事则是暗暗支持,试图打破魏对赵的双面压迫。
现在的魏武侯,当年的太子魏击曾镇守中山多年,对中山国非常关注。赵国支持中山复国的这些小动作,魏击非常恼火。加上此次赵敬侯不识抬举,魏武侯一怒之下,转而支持赵朝,准备给赵敬侯一点颜色尝尝。
此时赵朝已到韩国游说,魏武侯遂派最钟爱的公子缓出使韩国,欲与韩联手,共同伐赵,扶植公子朝上位,谋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