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每天都生活在“真理”中;只是自知不明,不能得知,“日用而不知”已;
就好像,写满大街小巷的“道通”;
“道通·通道”,消防通道,禁止占用;
敢问,这世上还有谁家的地盘能够这么奢侈,把真理写满大街小巷;
即,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标准;
以后多多少少都还是得拿出点男子气概,比如人手都得有一份这样性的客观自然逻辑理论认知,就好像煎饼果子和小笼包一样,每天当做早餐吃;因为这就是我们对于自然科学性的思维逻辑;
觉得我描述有问题的,每天来来往往把“道”字踩在地上的,就已经有够奢侈的了;当做早餐吃显然已经优化了好多。
即如道在才能心安理得;因为即如道在,我们的“物”才会有有所属;物有所属;而即使是“心”也便是属于“物·有物”此类的归纳中;而既然是“有物”,则便是都要由“道”所生;即,所属惟道。
那么,就是说,有所一切事物,其最为底层意义便就是“道”;无论是化生还是泯灭;无论我们的外表外观、相貌是何等,但却都是由道所生;
由道所生,由天地自然所化育,赞天地化育。
可“道”它却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让我们得以成为自己;如此,我们做得或好或不好,便也就只能是“不怨天、不尤人”。
而又因为我们始终都处于一种对待万事万物的底层逻辑中,没有分别心,不存在分别心,所以不会动摇;而也再没有能够去动摇它的事物;这才是惟道是从。
即,以上貌似我们是给出了一种人生的意义,但我们不要直接去记忆这些“定义”式;一定是要从自己对于自然的理解中,去获得;
依靠记忆确实可以让我们变得不假思索、能够一口答出;但正在的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推理”的;
就好像一加一等于二,记忆确实可以为用,但凡所有用,皆以有目;但我们当真是能够知道一加一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吗。
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不明白它这样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以何种逻辑生成,总有一天,那它便也依然是会站不住脚;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自己最为“本源”性的立场;而只是被当做了一种架构在被采用;但如果不具备这样一种“正本清源”性的底层逻辑支撑,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怀疑它的理论性,从而陷入纷争。
即,没有“本”,没有一种可以去依赖的“本源逻辑”,那么一切都好似是会陆续凋零的空中落叶,因为“本”是不会灭的,即“本”是不会有生灭这样的差别性在其中的。
而既然没有差别性,那么它其中一项非常可靠的性能便就是“稳”;而又,因为这样的一种“恒·稳”,才能够使得我们站得住脚,经久不衰;
你可以永远相信这样的一种事物所带来给我们的理念;因为毕竟我们已经沿用了数千年之久,甚至于可能更为久远;不知道下一次时代和思维方式之间的相互冲击又会再哪里汇合;但道却是始终如一的。
甚至于现在我们人生、生命的价值意义都可以去从中寻找。
而其提问人生、生命等等的价值和意义,就好像是在提问“道”的价值和意义;
以其“道”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又要怎么去回答;
大概都是得知道了“什么是道”,清楚了“什么是道”,以后再去回答,因为那时候就已经不再是回答的问题了;而是你的心里就已经有了数。
以其人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他的我们不去谈论,第一个,首要点,大概便是“乐观”,拥有较为正面积极的心态;
因为首先这样我们才能够活下去,才能够在经历无尽的灾难、磨难、痛苦后,依然可以重拾自我,拥有重新站起的勇气;到那时才能够真正了解“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
因为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便是都可以去接受了,即,人生的意义,首先,是得拥有能够承受起生命、人生的这样一种心态吧;食劫为露,餐云为霞。
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但纵观而来,“道”却是这样的。
所以,如果想要真真正正知道和了解一切事物的答案,那就是需要去对这个世界加以“证道”;
以其“证道”;不懂“道”,就不懂“儒”;不要看我们会经常读到儒家经典,但是,不懂“道”者,不懂“儒”;
以其真正的大儒,务必是要非常了解“什么是道”;不然充其量只是懂得些感悟和带点知识性的文化;
能够从“道”中走出的,为人所需的,展现道上道义规矩的,才便是“儒”;
但其从灾难中走出,从霜雪中走出,行万里长征,历劫明心,最终却依然能够为我们展现出他们不屈意志的这样一种品性状态的就是“人所需”的价值观了;以其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与之对应的;
不懂“释”,就无法入“道”,也无法进入到“道”最为精深的那部分;“释和道”都在讲“道”;而最终要去践行的,还都是“人”;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人”;是人在践行这其中的一切;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视角;不求神通,若有所思,若有所应。
夫巧智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其鬼不神等等一切的话语,都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回到天地间,属于我们自己的视角中,即“根本”;
因为这就是“道”,不会被任何事物所迷惑;也不会去臆想于自己是谁谁谁;而便是也只能够,也只剩下“惟道是从”;因为“道”本就是一种不被定义所定义,不被迷惑的状态;否则这个世界上还便是会有其他的事物存在吗。
因为只有能够真正进入到“道”最为精深、微妙玄通状态下的,即,也是最为不分的状态,才可以再次重新地走出来,重新进入到生命本来如是的状态;
以其不亚于游历了一番宇宙;甚至于连时空都会消失;
是叫天地之间无一物相肖者,是以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合而归一,循环往复;分而各异,美妙多姿。
话语虽然不过几十字,但单就“无一物(入道为无)”,“合而归一”,“循环往复”;这几个字词;能够解透者,也是时恍时惚;
以其时恍时惚,即是因为不能够有贯通性的稳定思路,前去整理这些理念;不能够一以贯之,是因为没有一以贯之的思路;不能够一言以蔽之,是因为没有一言以蔽之的经验和思路。
“道”是可以很清晰的;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而当我们彻彻底底的把“有物”这样的感觉,转化为“空无”时,以空为有,“惟空为有”时,才算是进入了其中愈发精深的一面。
因为“凡一切有物”,便都还是说明了我们不够深入;
包括于我们对于“能量”这种“有物·惟物是从”上的认知;即如道在,物有所属;但道是什么,道的本体是什么;
是能量吗;那好,如果能量需要顺利的发挥作用;它便就是需要一种“不阻性”;
假设,空无、即什么都不存在的这样一种形态为“无阻不垢”的这样一种理念;
那么,因为空无的不阻性,使得能量得以正常作用,发挥功效;
即,其“能量”想要发挥作用,是需要这样一种“不阻碍性”的;
即,是这样的一种“不阻碍性”使得能量得以作出出来,被我们看到;
那么,就是说“能量”是需要依赖于这种“不阻碍性”去发生作用的。
那么,就是说,“能量”是要建立在“空无”这样一种不去阻碍它的基础上,才能够“存在”出来;
如果没有“空无”,那么能量势必就会受到影响;并且也许、甚至于其“能量”这种事物还不会被我们所看到,所发现。
那么,就是说,是因为“空无”这种没有去阻碍能量的事物的这么一种我们假设出来的“存在性·但却什么都没有”的事物使得“能量”得以发挥。
否则,能量现在恐怕还是依然被拘留、掌握在“神”的手里;
是因为“空无”的不阻碍性,释放了能量,使得能量得以作用出来,被大家看到。
那么,就是说,是空无让我们看到了眼前的一切;包括能量。
因为没有空无,就不会有能量;其能量就会闭塞,其信息就会拥堵。
是因为“空无”的畅通、道通性,使得“有物”存在,使得“有物”形动于我们的眼前。
即,我们的空无没有去阻碍任何事物的变化;而甚至于我们可以将它当做一种假设;即,设置出一切事物的不被阻碍性,这是大自在;因为“空无”,所以,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他化自在;
而一旦我们的空无陷入了执着,陷入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卡顿现象,那么,空无岂不是便就会被误解。
因为“误解”,所以,我们的空无,它变成了另一种形象,例如搅乱我们人间的恶魔;
而不管这种形象是什么,但其都便是已经曲解了我们对于“空无”的概念;这才是“人行邪道”;
不一定就是说“坏”,而更是在讲我们思路不通,思路不够调理,辩证不够清晰。
而正是因为“空无”不去阻碍,也不去藏污纳垢,所以一切的事物都得以“变化·作用”出来,被我们看到。
那么,如此可见“空无”的重要性;
即,不空就不能够有;不空的话,“有”也会被圈锢住;
而正是因为“空无”,“有”才得以释放;
以其,空无才能够多有;
这才是真正的无神论;
即,因为“无神”,才可以“封神”;因为“无神”,没有阻碍,才可以生出大用;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
其“通神”不是说让我们搞迷信,一定要客观对待;
因为是“无”,所以,才是真正的“无神论”;因为“空无”首先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不阻碍;
所以,一定是要先“通无”,才能够变出“有”,才能知道“有”是什么;
因为是要大家“通无”,去了解这个世界最为不异的思想思维,而哪怕是要“绝地天通”;也一定是要让大家能够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