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应泰在同意了贺世贤对大明军民和那些蒙古流民难民一视同仁的主张后,接下来他们就要必须解决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嗯那就是沈阳城缺乏粮草的问题。
贺世贤问袁应泰道:“大帅,对沈阳城内缺乏粮草之事,我们现在当如何处置?该从何处运进粮草加以补允?”
袁应泰沉思了一下后,对贺世贤道:“如果我们现在从内地寻求粮草加以补充,似乎有所不妥。当初熊廷弼离开边关之时,朝廷那边是知道辽东边关上不缺什么粮草的。
本帅上任还没有几天,现在就向朝廷那里要求加运粮草,这似乎有点不妥。至于沈阳城内所缺的粮草吗……?暂且就从先从其他关口上取来补允吧!”
见袁大帅如此决定了,贺世贤也不好反对。袁大帅考虑得也不无道理,原先的熊廷弼熊大帅在这里时,还说边关上不怎么缺粮草,现在若突然向朝廷那边追粮草,似乎的确不妥。
因为如果这样做了,朝廷那边不但可能要追查原因,还会觉得新大帅在边关管理粮草上的能力不行。袁应泰袁大帅当然不希望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才采取从各关口调集粮草支援沈阳城的做法。
袁应泰把自己处理此事件的想法和做法对贺世贤说了后,贺世贤也只能暂时的接受,贺世贤估计就算自己不接受袁应泰现在的这个提议,袁应泰也不会听他的,也不会做出一丝改变。
“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这样吧!”贺世贤略微的考虑了一下后,便同意了袁应泰袁大帅的建议,在处理此次事件上的想法和做法上和袁应泰算是有了初步的统一。
其实不同意又能咋样?贺世贤也知道,现在的辽东边关的军队里,大帅与他手下的将官们之间的关系已没有了熊廷弼熊大帅所在时的那般融洽,反而显得很是紧张。
以前的熊廷弼熊大帅与手下将官士兵们目的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守护守好大明辽东边关的这个国之门户,熊大帅也能听取手下将官和士兵们好的建议。
但现在的袁应泰袁大帅却很是不同,他更像是一个充满幻想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一名战士,他想成功,他想表现自我,但却就是不愿意听取手下人的任何建议。
袁应泰袁大帅这样的行事方式,若只对于他这样的一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他偏偏是一个大帅, 是一个统领着数十万大军的边关统帅,这样的情况下,他那个人太过自我的行事和为人就有着很大的问题了。
对于袁应泰袁大帅这个人的特点,身为沈阳总兵的贺世贤虽有所看出来了,但他也没有办法来改变这一切,因为袁应泰是他的上官,不但对他及整个辽东和沈阳城内的官兵们有着绝对的管束的权利和生杀大权。
上官者的绝高的权利是身为下属的贺世贤,是绝对不敢反对和反抗的。因此对于袁大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贺世贤更多的想到的是如何的遵守和完成,而不是推诿和反抗。
因此贺世贤在大帅弄清了袁应泰袁大帅的想法后,想到的更多的就是回去后如何完成。
谁知和贺世贤正要离开之时,这时的袁应泰袁大帅像是又想起了什么,他突然对贺世贤道:“哦,对了!贺将军,你回去后,还是要先好稳住好沈阳城内大明官兵们与城里的那些蒙古流民难民们之间的关系吧!
对于对之前他们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处理吗,我想还是三天后由我来亲自处理吧!这事不是双方都已经约好了三天时间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