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些蒙古难民流民为何会到达这里吗,我们认为他们大概是想进入大明境内,企图寻找一份活路。”
袁应泰听了副总兵尤世功的话,想了想,便问身边的沈阳总兵贺世贤道:“贺总兵,城外的蒙古难民流民们皆为百姓,我大明乃礼义之国,仁德之邦,见此困苦应感同身受,为此,本帅想,我们可不可以帮帮他们?”
听到袁应泰说出如此的话,二位总兵虽觉诧异,但二人间相互使了个眼色后,还是由贺世贤向袁应泰问道:“不知大帅此话何意?又如何帮这些关外的流民?”
袁应泰望了一眼贺世贤道:“本帅的意思其实很清楚,在这些蒙古人遭受困难流亡之时,我大明与他们同舟共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样可以使这些蒙古人对我大明感恩戴德岂不更好?”
说到这,袁应泰沉思了一下,便又对贺世贤道:“至于如何帮他们嘛?暂且可先给他们送上些吃穿之物,让他们不至对边关产生骚扰,对于其他的方面的帮助,可以后再想办法。”
尤世功闻听此言,未等总兵贺世贤开口,率先不赞同的对袁应泰道:“大帅,我辽东边关,在此守护边关的兵马达数十万人,日耗粮草众多,哪有粮食再来救济关外的这些蒙古流民?”
袁应泰道:“上一任的熊廷弼,不是向朝廷说边关粮草并无大缺,只是缺些军饷吗?”
贺世贤这时回道:“回禀袁大帅,之前辽东边关的熊大帅,在徐啸徐先生的建议下,边关开始开垦屯田再加上朝廷那边少量的补给,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边关上的粮草自给自足程度,但若向外救济恐怕就不够了。”
袁应泰听了贺世贤的话后,便贺世贤道:“那这边关的粮草,还不能说是真正的自给自足。”
贺世贤见袁应泰有改变之前想法的意思,顿觉松了口气,他向袁应泰回道:“是,大帅!辽东边关这时也只能说不怎么缺粮而已。
况且这些粮食都是大明数万内地百姓和边关的军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给予辽东边关数十万守关的将士们食用的,非常的珍贵,不可有丝毫的浪费呀!”
袁应泰听贺世贤话里的意思,不但奉劝的感觉,还有说教的意思,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他沉着脸向贺世贤厉声的说道:“贺总兵,难道你认为本帅不知道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吗?”
说到这,袁应泰还伸出双手来,向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然后接着对贺世贤说道:“想之前,熊廷弼在任的时候,内地送往这辽东边关来的粮草,可都是本帅给积集的。为此本帅还曾受过皇上的嘉奖;贺总兵,难道你从未从熊廷弼那里听说过?”
袁应泰如此一说,贺世贤立马就想起来了。的确有过此事,贺世贤记得以前因为内地运往边关的粮草能及时送到,熊廷弼知道是袁应泰在负责后,还曾在边关的将士中称赞过袁应泰为人和办事能力。
贺世贤记得熊廷弼熊大帅,当初还曾当着众将士的面说过,若日后能由于这袁应泰袁大人见上一面,一定代表辽东边关的全体将士向此表示感谢。
只是没想到,熊袁二人今日真个见上了,却是如此的一番景象:一个上任,一个卸任,两人各奔东西,都对往事一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