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从木桶里捞出凉透的粉条,放到竹篓沥干水分,然后放进碗里浇上汤汁拌匀,顺手递到小龙手里。“你尝尝,太辣就换一碗汤汁少的。”
小龙接过大丫送上的筷子,不管不顾的吃的呼哧呼哧响,一碗粉条见底了才抬起头。“好吃、好吃,我还要一碗。”平常家里的薯面糊糊都要加野菜,记忆中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大丫学着梅子姐的做法帮二丫拌了一碗,自己那碗还没入口,小龙的空碗就伸了过来,终于吃到嘴里的时候,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想着自己吃这么好的东西,爷奶弟弟却吃在野菜糊糊,心里亏疚的难受。
“大丫怎么了?是不是辣的难受?”杨梅一直担心他们吃不好,想着让他们到家里去吃不辣的。
“很好吃,谢谢梅子姐,谢谢天保姐夫。”懂事的孩子,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激,她好想说带一碗回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有话就对姐说,等会回家盛碗汤汁带半盆粉条回去,让家里几个人都尝尝,一定看着爷爷奶奶两个人吃饱,记住了。”杨梅不仅嘴上交待,还亲自盛了碗满满的汤汁,装了大半盆粉条。
姐弟三人高兴极了,大龙飞快跑回家报信去,大丫端着半盆粉条,小丫双手端着汤汁,生怕洒落一滴,今天全家人都能饱饱吃一顿,而且还是从没听说过好东西,一定要给爷爷奶奶吃两大碗。
凉棚里大家吃得尽欢,热热闹闹打趣了好一阵,宋天保发话了。“大家吃完饭清洗用具打扫完场地就回家休息,申时再过来收。”
所有的盆桶竹竿等东西都派上了用场,遮阳棚东边空出的地方铺上竹垫,到时候晒干的粉条一起堆在上面,称重捆绑不会沾上脏物。
夕阳下,女人们的花头巾成了作坊的一道风景线,搓绳称重捆扎码放说说笑笑,男人们一手抓三四根嗮竿,穿梭在嗮架与凉棚之间,差不多半个时辰全部粉条运送到宋天保家,总共八百七十多斤,第一天能达到这个数还不错。
作坊现在是敞开的,用具不好天天搬运,晚上得派人守夜,大水缸也要装满了,用竹垫盖着遮挡灰虫,调料汁要提前几个时辰准备,这个守夜的人只能是天保最合适。
第二天增加了一个灶台筛面,大家的操作流程也熟练起来,捆扎后竟然做了一千五百多斤,就在大家兴奋之际,两辆马车停在作坊前,杨松林知道这是按约定时间来拉粉条的白府人。
两千斤粉条装上车,宋天保握着四十两沉甸甸的银子神游,只听见一车夫小声问:“没有凉豆腐吗?”他们可是听说粉条作坊凉豆腐好吃又解暑,都争抢着要来,没想到什么都没有,只好厚着脸皮要。
什么凉豆腐,从来没见过,杨银根很快反应过来,连忙上去接话。“对不起了两位小哥,这几天太忙没来得及准备,明天一定有。”
望着马车离开,工人们把作坊规整好回家去,宋天保还在纠结凉豆腐。“姑爷不用担心,明天去药铺买一斤薄荷,再买几斤白糖就行,我和二少爷都知道怎么做。”杨银根平时话很少,该出力的时候自会主动出手。
于是,大家每天都能吃到传说中的凉豆腐,白府的车夫更是吃了个尽兴,赶车的人总是不断出现新面孔。
孙学文的娘每天买凉豆腐进账几百文,杨松林想到今年作坊只能做一个多月,贫困家庭得不到明显的改善,跟妹妹嘀咕一阵子,随后杨梅就去了二伯家,第二天早上,杨财水带着孙子孙女砍柴嗮柴,中午架着天保家的牛车出村,车上是大丫和装着凉豆腐的木桶,个把多时辰回到村子,大丫和大家一起收完粉条,又带着弟妹收干柴,一个半大女孩子从早干到晚,脸上却是笑嘻嘻的。
有一天杨财水回村的马车上是一袋袋薯面。“天保,这些薯面是丫儿舅舅家的,我说了四文一斤,都是亲戚就作主收了,你来过下称吧,村子上还有好几家要卖,我说要回来问问。”今天凉豆腐做多了,镇上走完一圈就去了附近村子,两文钱的新鲜吃食庄户人家还是买得起。
杨梅原本打算明天集日去镇子上收薯面,这下问题全解决了。“二伯,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有多少薯面都收,自己送过来还是托您带来都行。”后来杨财水回村的牛车都是堆得满满的,有时候还得专程拉一趟。
作坊的事务基本稳定,每天出产两千多斤粉条,四十两银子的进账,宋天保乐的总是露着后牙槽,杨松林拜别族亲长辈,带着杨银根许多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