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比通过老宅灶台跑来老去,她一个人又管销售又管收购,要方便多了。
能直接在老家解决销售问题,岂不是更好?
陈乔玉的“脱贫致富”小本本上,又记下了重要的一笔。
……
小龙虾吃完,陈乔玉跟周姐和晓玲告别,骑车先去批发市场批发了东西。
辉子他们趁着电影院的风头,现在一天能卖七八包糖。
大包的那种。
换成小的就是七八十包,一包挣两毛五到五毛之间,平均算三毛五吧。
一天也能有二三十块钱了。
加上他们自己批发冰棍汽水,搭着卖,收益能上四十。
就算是十几二十个孩子分,一个孩子也能分将近两块钱。
说来也叫人啼笑皆非,一个孩子暑假一个月挣的钱,比爹妈辛苦种半年的庄稼挣的还多。
搞得好些大人也跃跃欲试,想来乔玉这里试试。
陈乔玉也不藏着掖着,叫芳丫娟娟她们来家里帮忙分装花露水,还有把大包的饼干、糖果、瓜子花生分成小包的。
便宜批发给村里人。
陈乔玉只有两个要求:“一,近处留给孩子们,大人们能吃苦,就跑远一点,不许跟孩子们争地方。”
“二,家里挣钱了,得叫孩子们都读书,无论男女,都得读。”
陈乔玉对这点很坚持。
她觉得现代人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现代人会读书,什么都懂。
虽然他们的书可能来自于手机,来自于电视,来自于那个蜘蛛网……
但不可否认,周晓玲都养成了有啥事先上网查查的习惯,而不是一辈子就成文盲,稀里糊涂地糊弄过去。
你还别说,陈乔玉的两个要求居然还真拦下了一些人。
近处二三十里地的村子和镇上,孩子们都探索过了,也都分好工了。
谁去哪儿卖,卖什么,都有数的。
有些人觉得近处不能卖,再远就要跑到三四十里外了,一二十公里呢!
就是骑车,来回也要一整天,生意还没有镇上好。
也就歇了这个心思。
至于读书那个,有两家人嘀咕着谁家能供得起所有孩子读书,不都是全家供一个么之类的话,但是也没咕哝到陈乔玉这里来。
陈乔玉就权当不知道。
反正只要村里有人来批,她就把芳丫和娟娟抄写的“保证书”拿出来。
识字的签字,不识字的按手印,保证要遵守这两条。
大多数人都照办了,但也有个别人,手印是按了,但实际上……
那些人就是觉得孩子们这生意做得不错,近便,利润高。
他们打心眼里就是想跟孩子们抢生意的。
他们没胆子去孩子们没去过的地方,怕丢脸,怕人生地不熟,怕生意没有孩子们探索过的村子好……
至于陈乔玉这边的承诺……
切!
她以为她是谁啊!
还学人家公社签承包合同。
屁嘞!
她陈乔玉又不是官又不是爷的,凭啥听她的!
签可以签,但听不听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于是就有一个人偷偷去大芦沟村卖了。
大芦沟村有砖厂,还修了路,人家村子富,自然卖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