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熬了一罐子猪油,并两大碗猪油渣出来,够用好一阵子的了。
柴爱花这才放下心来,大家现在都觉得陈乔玉家里方便,青杨乔玉都是自己人,唯一一个留村的钟知青跟透明人一样,早出晚归,见不到几面。
英子说:“去我家找我爸的人太多了,人多手杂,放我家肯定不行。”
柴爱花说:“我家来人没有英子家多,但架不住自己人心不齐,还是放乔玉这里吧。”
陈乔玉想想答应了:“那我以后就把厨房上锁。”
反正钟斯年的饭菜现在她包了,要么放堂屋桌上,要么放钟斯年窗台上,偶尔去厨房也是掀开锅盖直接端走就行,不怎么用厨房。
太阳落山,陈乔玉花了五分钱坐三蹦子去镇上接青杨去了,早上青杨走的时候她还没醒,晚上可不能再叫青杨出事了。
开三蹦子的师傅现在对姚家村的人也不陌生,到他们村口都会放慢一点速度,一天总能拉上那么两三个人,也算是个固定点儿,陈乔玉他们坐车也方便一些。
当然了,也不能空手去,陈乔玉拣了一些现代两元店里买来的杂货,用蔬菜在上面掩盖了,说是进城接青杨顺便卖菜去。
等接到青杨,就告诉青杨她今天卖菜又换了些东西,这就算有来处,不容易被人怀疑举报了。
陈乔玉在镇上中学门口站了好一会儿,听着学校敲钟两分钟之后,就陆陆续续有孩子往外走了。
有些孩子还骑自行车呢,陈乔玉看见有些心动——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了,青杨上学就更方便了。
坐三蹦子回来还行,但早上不一定能等到车,所以青杨都得早早起来,先尽量自己赶,路上遇到三蹦子或者拖拉机才能拦一拦,不然就得腿着到学校。
可自行车是计划物资,没有票是买不到的,有票还得排队呢。
这大概就相当于现代周晓玲不声不响买了辆小汽车吧……而且周晓玲还不用面对爱嚼舌根的村邻。
陈乔玉羡慕地看着骑自行车的孩子,什么时候农村也跟城里一样就好了。
等了好一会儿,这一波孩子几乎都走完了,陈乔玉才等到陈青杨。
陈青杨见到陈乔玉也是吃了一惊:“姐?你咋来了?”
陈乔玉把胳膊上挂着的篮子往前递了递:“来镇上卖菜换东西。”
“噢”,陈青杨没戳穿,他可太清楚陈乔玉为什么来了,“今天还行,就是走路有点儿不方便,一点儿也不疼。”
陈乔玉同样也不戳穿陈青杨,只说些跟柴爱花和英子一起的事儿。
姐弟两个都是不习惯诉苦的人,过去的日子他们俩早就磨出来了,没人疼的孩子叫苦也没人管,还不如省点儿力气自己挨过苦头。
到了镇子口,坐上三蹦子,也没能舒服到哪儿去。
三蹦子得名就是因为在山路上一个坑蹦一回,整个车身都能腾空颠起来,陈青杨不得不双手牢牢撑开抓住车棚上的铁栏杆才能让自己膝盖的伤口不碰到别的东西。
陈乔玉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看着,帮陈青杨挡住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永远只能是青杨自己扛。